概述

心脏病是指影响心脏的一系列状况。心脏病包括:

  • 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
  • 不规则心跳(心律不齐)
  • 心脏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
  • 心肌疾病
  • 心脏瓣膜病

许多形式的心脏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预防或治疗。

症状

心脏病症状取决于心脏病类型。

心脏病的血管症状

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状况,会累及向心肌供血的主要血管。心脏动脉中的胆固醇沉积(斑块)通常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的原因。此类斑块堆积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减少流向心脏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流量,这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胸部疼痛(心绞痛)或卒中。

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可能会因性别而异。例如,男性更容易出现胸部疼痛。而女性更可能出现伴有胸部不适的其他症状,例如气短、恶心和极度疲劳。

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

  • 胸部疼痛、胸部紧迫感、胸闷和胸部不适(心绞痛)
  • 气短
  • 颈部、颚、咽喉、上腹部或背部疼痛
  • 如果腿部或手臂的血管变窄,这些身体部位会出现疼痛、麻木、无力或发冷

可能直到出现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卒中或心力衰竭,才诊断出冠状动脉疾病。请务必留意心脏症状,并与医务人员讨论令您担心的问题。心脏(心血管)疾病有时可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

什么是冠状动脉疾病?妙佑医疗国际心脏科医生为您解惑。

医学博士 Stephen Kopecky 介绍了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致病风险因素、症状和治疗等信息。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您的风险。

[音乐播放中]

妙佑医疗国际心血管疾病专家 Stephen Kopecky 医学博士:大家好,我是妙佑医疗国际心脏病专家 Stephen Kopecky 医生。在本期视频中,我们将介绍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是什么病?谁会患这种病?它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情况如何?无论您是为自己还是亲友寻找答案,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可靠的信息。

冠状动脉疾病,简称 CAD,是一种影响心脏的疾病。它是美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当冠状动脉难以为心脏输送足够的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时,就会发生 CAD。胆固醇沉积或斑块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这些堆积物会使动脉狭窄,减少到达心脏的血流量。这可能导致胸部疼痛、气短甚至是心脏病发作。CAD 的疾病发展时间较长。因此,患者通常难以察觉,待到发现时身体已存在问题。但冠状动脉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且存在多种风险评估手段和治疗方法。

谁会患这种病?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 CAD。它的初期表现是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上堆积。这个过程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此时通常无需担忧。但是,一旦堆积物过多,就可能导致堵塞,从而妨碍血液流动。有多种风险因素和常见危险信号会导致这种情况,并且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疾病。首先,随着年龄增长,动脉损伤和狭窄程度变得更高。其次,男性的患病风险普遍更大,但女性的患病风险在绝经后有所增加。既有健康问题也会造成一定影响。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加厚,从而使血流变小。高胆固醇水平会加速斑块堆积。糖尿病和超重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您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影响。缺乏锻炼、生活中的压力长期无法纾解、不健康饮食以及抽烟都会增加患病风险。最后还有一个危险因素,即家族史。如果您有近亲在早年便确诊心脏病,那么您的患病风险较大。对所有这些因素进行总体评估后,便能估计出您罹患 CAD 的风险。

有哪些症状?

冠状动脉变窄后,心脏便无法获得充足的富氧血液。要知道,与大多数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心脏必须自己泵出能量供应。在能量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心脏工作负荷就会加重。此时您可能开始察觉到胸部出现压迫感或紧绷的体征和症状。这种疼痛被称为心绞痛,就像是有个人站在您的胸口上压着一样。当心脏泵出的血液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时,您可能会出现气短或者在活动时感到极度疲劳。如果某条动脉完全堵塞,那就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心脏病发作的典型体征和症状包括胸骨下方感到压迫性胸部疼痛、肩部或手臂疼痛、气短和出汗。但是,许多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十分轻微甚至没有,并会在之后的常规检查中诊出。

如何诊断?

CAD 诊断的第一步就是咨询医生。医生会查看您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安排您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这些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接受以下一至多项检查: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心脏声波检测)、负荷试验、心脏导管插入术和血管造影或者心脏 CT 扫描。

如何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您改变生活方式。比如,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定期锻炼、减重、缓解压力或戒烟。这些改变的益处在于能够大大改善您的预后。改善生活方式意味着改善动脉健康。必要时,治疗方案可能包括阿司匹林、胆固醇调节剂、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或者是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医疗程序。

如何应对?

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冠状动脉疾病时可能会不知所措。但是请不要灰心。您可以主动采取措施来管理疾病并维持正常生活。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戒烟、健康饮食、锻炼和压力管理都能带来积极改变。要想改善心脏健康,首先要做的就是主动了解疾病。请放下顾虑、积极咨询,随时向医生了解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知识。如欲了解更多关于这一疾病的信息,请观看我们的其他相关视频或访问 Mayoclinic.org。祝您健康!

心跳不规则(心律不齐)引起的心脏病症状

心跳可能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心律失常的症状可能包括:

  • 胸部疼痛或不适
  • 头晕
  • 昏厥(晕厥)或接近昏厥
  • 胸腔内感觉扑动
  • 头重脚轻
  • 心跳加快(心动过速)
  • 气短
  • 心跳缓慢(心动过缓)

由先天性心脏缺陷引起的心脏病症状

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缺陷通常于婴儿出生后立即发现。儿童先天性心脏缺陷的相关症状可能包括:

  • 皮肤或嘴唇呈灰白或蓝色(发绀)
  • 腿部、腹部或眼部周围区域肿胀
  • 婴儿在进食过程中出现气短,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不太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缺陷通常要到患儿进入童年后期或成年期间才得以诊断。先天性心脏缺陷的症状通常不会立即危及生命,症状包括:

  • 运动或活动中很容易出现呼吸短促
  • 运动或活动中很容易疲劳
  • 手、脚踝或脚出现肿胀

由心肌病变(心肌病)引起的心脏病症状

心肌病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随着状况加重,症状可能包括:

  • 头晕、头重脚轻和昏厥
  • 疲劳
  • 活动或休息时出现气短
  • 夜间入睡时或醒来时感到气短
  • 不规律心跳,感觉心跳加速、剧烈或颤动
  • 腿部、脚踝或脚部出现肿胀

心脏瓣膜问题(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脏病症状

心脏有四个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它们张开和闭合,引导血液流过心脏。许多因素会损伤心脏瓣膜。心脏瓣膜可能变窄(狭窄)、渗漏(反流或封闭不全)或闭合不当(脱垂)。

瓣膜性心脏病又称为心脏瓣膜病。根据功能失常的瓣膜,心脏瓣膜病的症状通常包括:

  • 胸部疼痛
  • 昏厥(晕厥)
  • 疲劳
  • 心律不齐
  • 气短
  • 足部或踝部肿胀

心内膜炎是累及心脏瓣膜及心腔和心脏瓣膜的内膜(心内膜)的感染。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

  • 干咳或久咳
  • 发热
  • 心率改变
  • 气短
  • 皮疹或异常斑点
  • 腿部或腹部肿胀
  • 虚弱或疲劳

何时就诊

如果您出现以下这些心脏病症状,请寻求急救医疗护理:

  • 胸部疼痛
  • 气短
  • 昏厥

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心脏病发作,务必致电 911 或紧急医疗救助。

心脏病在早期发现时更容易治疗,如果您有任何心脏健康方面的担忧,请咨询您的医务人员。您可以与医务人员一起探讨降低心脏病风险的方法。如果您有心脏病家族史,这点尤其重要。

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有心脏病的症状,请约诊就医。

病因

心脏病的病因取决于特定的心脏病类型。心脏病有多种不同类型。

心脏工作原理

要了解心脏病的病因,需要了解心脏如何工作。

  • 心脏分为四个腔室:两个上心腔(心房)和两个下心腔(心室)。
  • 心脏右侧推动血液穿过血管(肺动脉)至肺部。
  • 血液在肺部携氧,然后经肺静脉返回心脏左侧腔室。
  • 之后,心脏左侧泵送血液穿过主动脉并输送至身体的其他部位。

心脏瓣膜

心脏的四个瓣膜,即主动脉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可保持血液以正确方式流动。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并且仅在需要时打开。瓣膜必须朝同一方向打开,并紧密关闭,无渗漏。

心跳

跳动的心脏处于挤压(收缩)与放松的持续循环中。

  • 在收缩期,下部心腔(心室)紧紧挤压。这种作用迫使血液进入肺和身体其他部位。
  • 在放松期(舒张期),心室充满了来自上心腔(心房)的血液。

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因

动脉中的脂肪斑块积聚(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的最常见原因。风险因素包括饮食不当、缺少运动、肥胖和抽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降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心跳不规则(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或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病症包括:

  • 心肌病
  • 冠状动脉疾病
  • 糖尿病
  • 药物滥用
  • 情绪压力
  • 过度使用酒精或咖啡因
  • 出生时患有心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缺陷)
  • 高血压
  • 抽烟
  • 心脏瓣膜病
  • 使用某些药物,包括未经处方购买的药物以及草药和补充剂

先天性心脏缺陷的病因

先天性心脏缺陷发生于胎儿在子宫内生长时。先天性心脏缺陷伴随胎儿心脏发育形成,大约出现在怀孕后一个月左右。先天性心脏缺陷会改变心脏的血流。有些医疗状况、药物和基因会导致出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风险增大。

心肌增厚或增大(心肌病)的原因

心肌病的病因取决于疾病类型:

  • 扩张型心肌病。这种最常见的心肌病类型的诱因往往是未知的。可能通过家族传递(遗传)。扩张型心肌病通常始于心脏的主要泵血腔室(左心室)。许多因素都可能对左心室造成损伤,包括心脏病发作、感染、毒素和包括抗癌药物在内的某些药物。
  • 肥厚型心肌病。这种类型通常通过家族成员传递(遗传)。
  • 收缩型心肌病。这种心肌病最为少见,其发病原因未知。有些由心脏中名为淀粉样蛋白的蛋白质沉积(心脏淀粉样变性)或结缔组织病所导致。

心脏瓣膜病的病因

许多因素都可导致心脏瓣膜病。有些人天生就有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也可能由以下病症引起:

  • 风湿热
  • 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 结缔组织病

风险因素

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包括:

  • 年龄。年龄增长会增大发生动脉损伤和狭窄以及心肌变弱或增厚的风险。
  • 性行为。一般情况下,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女性在绝经后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
  • 家族史。心脏病家族史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尤其是父母中有一方在早年患有心脏病的情况下(兄弟或父亲等男性亲属在 55 岁之前患病;母亲或姐妹等女性亲属在 65 岁之前患病)。
  • 抽烟。如果您抽烟,请戒烟。烟草烟雾中的物质会损伤动脉。心脏病发作在抽烟者中比在非抽烟者中更为常见。如需戒烟帮助,请向医务人员咨询有用的策略。
  • 不健康的饮食。高脂肪、高盐、高糖和高胆固醇饮食与心脏病有关。
  • 高血压。未经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动脉变硬变厚。此类变化会影响流向心脏和身体的血流。
  • 高胆固醇。患高胆固醇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脏病发作和卒中有关。
  • 糖尿病。糖尿病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肥胖症和高血压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 肥胖症。体重超重通常会加剧其他心脏病风险因素。
  •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与多种心脏病及其某些风险因素有关。
  • 压力。压力若得不到缓解,可能会损伤血管,并加剧心脏病的其他风险因素。
  • 牙齿健康状况差。经常刷牙并用牙线清洁牙齿和牙龈很重要。此外,还应定期进行牙科检查。不健康的牙齿和牙龈会导致病菌更容易进入血液,并移动到心脏。这可能导致心内膜炎。

并发症

心脏病的并发症包括:

  • 心力衰竭。这是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脏无法泵出足够血液以满足身体需要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
  • 心脏病发作。如果血凝块塞在通向心脏的血管中,就可能出现心脏病发作。
  • 卒中。导致心脏病的风险因素也可能引起缺血性脑卒中。通向大脑的动脉变窄或阻塞时,就可能发生此类卒中。此时流向脑部的血液过少。卒中是一种急症,在发生卒中的短短几分钟内脑组织就开始死亡。
  • 动脉瘤。动脉瘤是动脉壁中出现的隆起。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内部出血。
  • 外周动脉疾病。此类医疗状况会导致手臂或腿部(通常是腿部)无法获取足够的血液。这会引起一些症状,最明显的是走路时腿痛(跛行)。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外周动脉疾病。
  • 心搏骤停。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功能、呼吸和意识突然丧失。这通常由心脏电系统问题所导致。心搏骤停属于一种急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预防

用于管理心脏病的生活方式改变也同样有预防作用。尝试以下有益心脏健康的建议:

  • 不要抽烟。
  • 保持低盐和低饱和脂肪饮食。
  • 每周尽量做到大多数日子至少运动 30 分钟。
  • 保持健康的体重。
  • 减少和管理压力。
  • 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
  • 保持充足的睡眠。成人每天的睡眠目标是 7 到 9 小时。

March 23, 2023
  1. What 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onsumer-healthcare/what-is-cardiovascular-disease. Accessed May 25, 2022.
  2. AskMayoExpert. Healthy diet. Mayo Clinic; 2022.
  3. Ami TR. Allscripts EPSi. Mayo Clinic. May 31, 2022.
  4. Ferry AV, et al. Presenting symptoms in men and women diagnos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ing sex-specific criter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9; doi:10.1161/JAHA.119.012307.
  5. Symptoms,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arrhythmi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arrhythmia/symptoms-diagnosis--monitoring-of-arrhythmia. Accessed May 25, 2022.
  6. Overview of 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anomalies.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pediatrics/congenital-cardiovascular-anomalies/overview-of-congenital-cardiovascular-anomalies. Accessed May 25, 2022.
  7. How the heart beats.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heart/heart-beats. Accessed May 25, 2022.
  8. Cooper LT.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cardiomyopathie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May 25, 2022.
  9. Ferri FF. Endocarditis, infective.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2.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May 25, 2022.
  10. Ferri FF. Heart failure.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2.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May 25, 2022.
  11. Libby P, et al., eds.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12th ed.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May 25, 2022.
  12. Grundy SM, et al. 2018 AHA/ACC/AACVPR/AAPA/ABC/ACPM/ADA/AGS/APhA/ASPC/NLA/PCNA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19;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625.
  13. 2020-2025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s://www.dietaryguidelines.gov. Accessed May 25, 2022.
  14. How blood flows through the heart.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heart/blood-flow. Accessed May 25, 2022.
  15. Stouffer GA, et al. The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Netter's Cardiology. 3rd ed. Elsevier; 2019.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May 25, 2022.
  16. Arnett DK, et al. 2019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19;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678.
  17. Fuster V, et al., eds. Fuster and Hurst's the Heart. 15th ed. McGraw Hill; 2022. https://accessmedicine.mhmedical.com. Accessed June 10, 2022.
  18. 8 things you can do to prevent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healthy-lifestyle/prevent-heart-disease-and-stroke. Accessed June 13, 2022.
  19. High blood pressure.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symptoms-causes/syc-20373410. Accessed June 13, 2022.
  20. 2020-2025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s://www.dietaryguidelines.gov. Accessed June 15, 2022.
  21.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ttps://health.gov/our-work/physical-activity/current-guidelines. Accessed June 16, 2022.
  22. AskMayoExpert.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dult). Mayo Clinic; 2022.
  23. AskMayoExpert. Hyperlipidemia (adult): Screening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adult). Mayo Clinic; 2022.
  24. Blood cholesterol.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topics/blood-cholesterol. Accessed June 20, 2022.
  25. High cholesterol.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cholesterol/symptoms-causes/syc-20350800. Accessed June 20, 2022.
  26. Lloyd-Jones DM, et al. Life's essential 8: Updating and enhancing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construct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A presidential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2;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1078.
  27.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dds sleep to cardiovascular health checklis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newsroom.heart.org/news/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dds-sleep-to-cardiovascular-health-checklist. Accessed July 15, 2022.

相关

Mayo Clinic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