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植入胸部的小型电池供电设备,可用于检测和停止心律不齐(心律失常)。ICD 可持续监测心跳,并在需要时进行电击以恢复正常心律。

如果您因心跳快得危险而导致心脏无法向身体其他部位供应足够的血液(例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或者有较高风险发生心律失常这种通常因心肌无力所致的心律问题,您可能需要安装 ICD

ICD 与起搏器不同,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的器械,可防止危险的心跳过慢。

类型

ICD 是一种心脏治疗仪器。共有两种基本类型:

  • 传统的 ICD 在胸部植入,其电线(导线)连接至心脏。植入医疗程序需要进行侵入性手术。
  • 皮下 ICD(S-ICD) 是另一种选择,其植入于腋下胸侧的皮下。将其连接至沿胸骨延伸的电极上。S-ICD 比传统的 ICD 更大,但不会连接至心脏。

目的

ICD 持续监测心律不齐,并在出现心律不齐时立即尝试纠正。在心脏停止有效跳动(心搏骤停)时,这会有所帮助。

如果您出现过某种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律不齐的体征或症状(包括昏厥),医务人员可能会推荐使用 ICD。如果您是心搏骤停幸存者,也可能建议您使用 ICD。您可能从 ICD 获益的其他原因包括:

  • 有削弱心脏的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脏病发作史
  • 心肌肥大
  • 有更高风险增加危险快速心律的遗传性心脏状况,例如某些类型的长 QT 综合征
  • 可能影响心跳的其他罕见医疗状况

如果心脏存在结构缺陷,阻止通过血管将电线连接至心脏,医务人员可能会推荐使用 S-ICD

风险

植入 ICD 的可能风险包括:

  • 植入部位感染
  • 肿胀、出血或瘀伤
  • ICD 导线造成的血管损伤
  • 心脏周围出血,这可能危及生命
  • 血液通过放置 ICD 导线的心脏瓣膜渗漏(反流)
  • 肺塌陷(气胸)
  • 器械或导线移动(移位),极少情况下可能导致心脏穿孔

如何进行准备

在您接受 ICD 前,医务人员将安排几项检查,其中可能包括:

  • 心电图(ECG 或 EKG)。ECG 是一项快速且无痛的检查,可记录使心脏跳动的电信号。粘性贴片(电极)放在胸部,有时也放在胳膊和腿上。导线将电极连接到计算机上,显示出测试结果。ECG 可以显示是否存在心跳过快、过慢或根本没有跳动。
  • 超声心动图。这项无创检查利用声波来生成心脏运动的图像。它显示了心脏的大小和结构以及血液流经心脏的情况。
  • 霍尔特氏心电动态监测仪。霍尔特氏心电动态监测仪是一种小型的可穿戴设备,可记录心律。它可能能够监测到 ECG 未发现的不规则心律。您通常会佩戴霍尔特氏心电动态监测仪 1 到 2 天。胸前传感器的导线连接至一个电池驱动的记录设备,该设备可放入口袋、系在腰带或肩带上。

    在佩戴检测仪时,可能会要求您以日记形式记录您的活动和症状。医务人员通常会将日记与电子记录进行比较,并试图找出导致症状的原因。

  • 事件记录仪。如果您在佩戴霍尔特氏心电动态监测仪的期间没有任何不规则的心律,医务人员可能会建议使用事件记录仪,它可以佩戴更长时间。有几种不同类型的事件记录仪。事件记录仪类似于霍尔特氏心电动态监测仪,一般要求您在感觉到症状时按一下按钮。
  • 电生理研究(EP 研究)。医务人员将引导一根软管(导管)通过血管进入心脏。通常会使用多个导管。各导管顶端的传感器会发送信号并记录心脏电流。医务人员会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导致心律不齐的部位。

可能出现的情况

术前

如果您要植入 ICD,您很可能会被要求在手术前至少 8 小时内禁食禁饮。

告知医务人员您服用的任何药物,询问在植入 ICD 的手术之前是否应继续服用这些药物。

术中

在手术开始前,医务人员会将一根静脉注射管(IV)插入您的前臂或手上,并可能注射镇静剂来帮您放松。

您可能会被全身麻醉(完全无意识)。

在进行 ICD 植入手术时,医生在 X 线成像的引导下将一根或多根柔软的绝缘线(导线)导入锁骨附近的静脉,直至心脏。导线末端连至心脏。另一端连至一个植入锁骨皮下的仪器(电击发生器)。植入 ICD 的程序通常需要几个小时。

植入 ICD 后,医生将对其进行测试,并根据您具体的心律问题进行编程。测试 ICD 时,可能需要让心跳加速,然后对其电击以回到正常节律。

根据心跳问题,可能将 ICD 编程为:

  • 低能量起搏。ICD 对心跳的轻微变化作出反应时,您可能不会有任何感觉或感觉到胸部无痛颤动。
  • 较高能量的电击。对于更严重的心律问题,ICD 可能会发出更高能量的电击。这种电击可能会很痛,可能会让您感觉仿佛胸口被踢了一脚。疼痛通常只持续一秒钟,电击结束后应该不会有不适。

通常只需要一次电击便能恢复正常心跳。有些人可能会在 24 小时内经受两次或更多次电击。

在短时间内发生三次或更多次电击被称为电风暴或心律失常风暴。如出现电风暴,应及时拨打 911 或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检查您的 ICD 是否正常工作,或者您是否出现心跳异常。

如有必要,可以调整 ICD,以减少电击次数和频率。您可能需要通过用药来帮助心脏有规律地跳动,并减少发生 ICD 电风暴的几率。

术后

您通常可以在 ICD 手术后的第二天出院。您需要安排一个人开车送您回家,在您康复期间为您提供帮助。

植入 ICD 的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和触痛,持续数天或数周。医务人员可能会给您开止痛药。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术后八周内,您通常需要避免突然将左臂抬至高于肩膀处的动作,以避免导线在手术部位愈合之前移动。根据接受的 ICD 类型,您可能需要少开车。医务人员将向您说明何时能安全开车和进行其他日常活动。

术后约四周内,医务人员可能会要求您避免:

  • 进行剧烈的过肩活动或运动,包括打高尔夫球、打网球、游泳、骑自行车、打保龄球或使用吸尘器打扫卫生
  • 举重
  • 剧烈运动项目

医务人员可能会让您无限期地避免参与接触性运动。过度接触可能会损坏设备或导致导线脱落。

长期预防措施

ICD 因电信号(电干扰)而引起问题很罕见。但也请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使用手机通话是安全的,但在开机期间,请避免将手机放置在 ICD 植入部位的 6 英寸(约 15 厘米)范围内。尽管可能性很小,但 ICD 可能会将手机信号误认为心跳并减缓您的心跳,引发突然性疲劳等症状。
  • 安检系统。手术后,您会收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您体内植入了 ICD。向机场工作人员出示该卡,因为 ICD 可能会触发机场安全警报。

    此外,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常包含一个可能干扰 ICD 的磁体。请将手持式探测器扫描 ICD 部位的时间限制在 30 秒以内,或者请求进行人工搜查。

  • 医疗设备。告诉医务人员您安装有 ICD。如果您安装有 ICD,可能不建议进行某些医疗程序,如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和射频或微波消融。医务人员会告诉您是否需要进行其他检查。
  • 电能发生器。距离焊接设备、高压变压器或电动发电机系统至少 2 英尺(0.6 米)。如果您在这些设备周围工作,医务人员可以在您的工作场所安排一次测试,以确定这些设备是否会影响您的 ICD
  • 耳机和无线充电器。耳机可能含有会干扰 ICD 的磁性物质。请确保耳机和无线充电器距离 ICD 至少 6 英寸(约 15 厘米)。
  • 磁铁。磁铁可能会影响 ICD,因此最好确保磁铁距离 ICD 部位至少 6 英寸(15 厘米)。

ICD 构成很小风险或没有风险的设备包括微波炉、电视和遥控器、AM/FM 收音机、烤面包机、电热毯、电动剃须刀和电钻、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和 GPS 设备。

开车限制

如果您安装了 ICD 来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驾驶车辆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风险。心律失常与来自 ICD 的电击可能导致昏厥,这在驾驶时非常危险。

许多国家限制安装有 ICD 的人驾驶车辆。如果您的 ICD 是因既往心搏骤停或室性心律失常而植入,医务人员可能建议您等待几个月再驾驶或操作车辆。如果您受到电击,无论是否伴有昏厥,都请告知医务人员。通常,不建议您开车,直至您已经数月没有受到电击。

如果您安装了 ICD,但没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病史,那么在从未受到电击的情况下,通常可以在手术后一周内恢复开车。请与医务人员讨论您的情况。

如果您安装了 ICD,通常无法取得商业驾驶执照。

结果

ICD 是心搏骤停幸存者的主要治疗方法。ICD 越来越多地用于心搏骤停高危人群。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ICD 能降低心搏骤停导致猝死的风险。

虽然电击可能会让人不安,但它们表明,ICD 能有效治疗心律问题,防止猝死。

ICD 中的锂电池寿命为 5 到 7 年。通常在大约每六个月一次的定期检查期间检查电池。如果电池快没电了,医生会进行一个小门诊手术将旧的发生器更换为新的发生器。

ICD 和临终问题

如果您植入了 ICD 并且身患绝症,则 ICD 在没有停用的情况下,仍然会提供电击。如果需要,医务人员可以执行一个简单的医疗程序来关闭 ICD。关闭该器械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电击和不必要的痛苦。这样做不会立即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请向医务人员说明您的意愿。同时也向家庭成员或被指定可以为您做出医疗决定的人说明您在临终关怀情况下的意愿。

临床试验

探索 Mayo Clinic 的研究 测试新的治疗、干预与检查方法,旨在预防、检测、治疗或控制这种疾病。

Aug. 27, 2022
  1. Defibrillators.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www.nhlbi.nih.gov/health/dci/Diseases/icd/icd_all.html. Accessed May 19, 2021.
  2. Ganz LI.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Overview of indications,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May 19, 2021.
  3. Epstein AE, et al. 2012 ACC/AHA/HRS focused update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AHA/HRS 2008 guidelines for device-based therapy of cardiac rhythm abnormalities. Circulation. 2013;127:e283.
  4. Device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ICDs) and pacemaker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arrhythmia/prevention--treatment-of-arrhythmia/devices-that-may-interfere-with-icds-and-pacemakers. Accessed May 19, 2021.
  5. Living with your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arrhythmia/prevention--treatment-of-arrhythmia/living-with-your-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ccessed May 19, 2021.
  6. AskMayoExpert. Implanted cardiac devices. Mayo Clinic; 2021. Accessed May 19, 2021.
  7. Ganz LI.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Long-term complication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May 19, 2021.
  8. Al-Khatib SM, et al. 2017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8; doi:10.1016/j.jacc.2017.10.054.
  9. Wilcox ME,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ubcutaneous ICD. 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016;26:526.
  10. Asirvatham SJ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June 26, 2019.
  11. Defibrillators.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topics/defibrillators. Accessed April 8, 2019.
  12. Steinberg S, et al. Driving restrictions and early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receiving a primary-preventi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DREAM-ICD) study.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0; doi:10.1016/j.cjca.2020.05.029.
  13. Stoevelaar R, et al.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deactivation and advance care planning: A focus group study. Heart. 2020; doi:10.1136/heartjnl-2019-315721.
  14. Driessen S, et 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cardiac electronic implants caused by novel electrical appliances emit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the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ange: A systematic review. Europace. 2019; doi:10.1093/europace/euy155.
  15. Noseworthy PA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May 20, 2021.
  16. Leadless pacing systems: Risk of major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cardiac perforation during implantation - letter to health care providers.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ccessed Nov. 22, 2021.
  17. Mankad R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Nov. 22, 2021.

植入式复律除颤器(I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