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用药:了解您的方案
不清楚哮喘用药?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哮喘药物主要种类和诸多亚种类的分类信息。
来自妙佑医疗国际员工
您需要的哮喘用药种类和剂量取决于您的年龄、症状、哮喘的严重程度和用药副作用。
因为哮喘可能随时间改变,所以在需要时与医生密切合作,追踪症状并调整哮喘用药。
哮喘用药类型
类别 |
用途 |
类型 |
长期哮喘控制用药 |
定期服用,控制慢性症状和预防哮喘发作,这是多数哮喘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
- 吸入式皮质类固醇
- 白三烯调节剂
- 长效 β 受体激动剂(LABA)
- 茶碱
- 含皮质类固醇和 LABA 的混合吸入剂
|
快速缓解用药(急救用药) |
按需服用,快速、短期缓解症状,用于预防或治疗哮喘发作 |
- 短效 β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 异丙托铵(Atrovent)
- 口服和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用于严重哮喘发作)
|
过敏性哮喘用药 |
定期或按需服用,降低身体对特定致敏物质(过敏原)的敏感性 |
|
生物制品 |
与控制用药一同服用,阻止引发肺部发炎的基础生物反应,用于更好地管理重度哮喘症状 |
- 奥马珠单抗(Xolair)
- 美泊利单抗(Nucala)
- 贝那利珠单抗(Fasenra)
- 瑞利珠单抗(Cinqair)
|
长期控制药物
许多哮喘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每天服用长期控制药物。几种类型的长期控制药物包括: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
这些消炎药是治疗哮喘最有效和常用的长期控制药物。它们能减轻气道的肿胀和紧绷。您可能需要使用这些药物几个月后才能获得最大疗效。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包括:
- 氟替卡松(Flovent HFA)
- 布地奈德(Pulmicort Flexhaler)
- 糠酸莫米松(Asmanex Twisthaler)
- 倍氯米松(Qvar RediHaler)
- 环索奈德(Alvesco)
在儿童中,长期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导致生长稍微延缓,但使用这些药物可使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其益处通常大于风险。定期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有助于控制哮喘发作和其他与哮喘控制不佳有关的问题。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当副作用发生时,症状可能包括口腔和咽喉刺激以及口腔酵母菌感染。如果您使用的是定量雾化吸入器,请使用储雾罐,每次使用后用清水漱口,以减少口腔内残留的药物量。
白三烯调节剂
这些药物可阻断白三烯的作用,白三烯是导致哮喘症状的免疫系统化学物质。白三烯调节剂预防症状的时长可达 24 小时。例如:
- 孟鲁司特(Singulair)
- 扎鲁司特(Accolate)
- 齐留通(Zyflo)
在极少数情况下,孟鲁司特与躁动、攻击、幻觉、抑郁和自杀念头等心理反应有关。如果您有任何不正常的反应,请立即就诊。
长效 β 受体激动剂(LABA)。
这些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打开气道并减轻肿胀至少 12 小时。定期使用可控制中度至重度哮喘并预防夜间症状发作。尽管有效,但常用于重度哮喘发作。正因如此,长效 β 受体激动剂(LABA)只能与吸入性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
治疗哮喘最常用的 LABA 是沙美特罗(Serevent)。
茶碱
您可每天服用这种支气管扩张剂药片来治疗轻度哮喘。茶碱(Theo-24 等)可以放松气道并减少肺部对刺激物的反应。它可能有助于减轻夜间哮喘症状。您可能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确保使用正确的剂量。茶碱的潜在副作用包括失眠和胃食管反流。
组合吸入剂:皮质类固醇和长效 β 受体激动剂
一些吸入性哮喘药物组合包含皮质类固醇和支气管扩张剂:
- 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Advair Diskus)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Symbicort)
- 糠酸莫米松和福莫特罗(Dulera)
- 氟替卡松和维兰特罗(Breo)
快速缓解用药
这些哮喘用药松弛气道肌肉,打开肺部。它们通常被称为抢救用药,可以缓解恶化的症状或阻止当前哮喘发作。它们在几分钟内起效,效果持续 4 到 6 个小时。它们不是日常使用药物。
一些人在运动前使用快速缓解吸入剂,帮助防止气短和其他哮喘症状。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悸动和心悸。
快速缓解用药包括:
- 沙丁胺醇(ProAir HFA、Ventolin HFA 等)
- 左旋沙丁胺醇(Xopenex HFA)
如果症状轻微且不常见,或者患有运动性哮喘,则单一用药可能管理症状。但是,大多数持续性哮喘患者也需要吸入式皮质类固醇或其他长期控制用药。
如果您需要比医生建议的次数更频繁地使用吸入剂,则说明哮喘不受控,你可能更容易发生严重哮喘发作。
异丙托铵
异丙托铵(Atrovent HFA)是通常用于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的处方短效支气管扩张药,但有时用于治疗哮喘发作。它可能联合或代替短效 β 受体激动剂使用。
用于严重哮喘发作的口服皮质类固醇
这些用药可能用于治疗严重哮喘发作。如果长期服用,它们可能引起令人不适的短期副作用和更严重的副作用。例如:
长期用药可能引起副作用,包括白内障、骨骼变薄(骨质疏松症)、肌无力、抗感染力下降、高血压和儿童生长减慢。
针对过敏诱发的哮喘的用药
专治过敏诱因的用药包括:
-
过敏针。如果避免诱因无法控制过敏性哮喘,则可选择过敏针(免疫疗法)。先进行皮试,确定哪些过敏原会诱发哮喘症状。然后注射一系列小剂量过敏原。
一般每周注射一次,持续几个月,然后每月注射一次,持续三到五年。有时,免疫疗法更快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对过敏原敏感。
-
抗过敏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口服和鼻喷式抗组胺药和减充血药以及皮质类固醇和色甘酸鼻喷雾。抗过敏药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它们对过敏性鼻炎有效,但不能代替哮喘用药。
皮质类固醇鼻喷剂有助于减轻发炎,不会出现非处方喷雾有时引发的反弹效应。色甘酸几乎没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也安全。
生物制剂
如果您患有重度哮喘,且症状难以通过对症药物控制,医生可能会建议您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奥马珠单抗。奥马珠单抗(Xolair)有时用于治疗由空气传播的过敏原引发的哮喘。如果您患有过敏症,您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引起过敏症的抗体,攻击通常不会造成伤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和宠物皮屑。奥马珠单抗可阻断这些抗体的作用,减少引起过敏和哮喘症状的免疫系统反应。
奥马珠单抗每两到四周注射一次。通常不建议 12 岁以下儿童使用。在极少数情况下,这种药物会引发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此外,FDA 已发出警告,服用这种药物时,心脏和脑血管问题的风险略有增加。
注射这种药物的任何人员均应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监测,以防出现重度反应。
已开发出一类以某些免疫系统细胞分泌的特定物质为靶点的新型生物药物。对于某些人而言,某些白细胞(称为嗜酸性粒细胞)会在人体组织内积聚。嗜酸性粒细胞可分泌一种称为细胞因子的物质,后者可引起炎症。这些生物药物以嗜酸性粒细胞和细胞因子为靶点,可减少它们在体内的数量并减少炎症。与其它哮喘药物一起使用时,生物制剂可以帮助患有更严重哮喘的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这些药物包括:
- 美泊利单抗(Nucala)
- 贝那利珠单抗(Fasenra)
- 瑞利珠单抗(Cinqair)
充分利用您的哮喘用药
追踪症状和副作用并相应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是控制哮喘症状的关键。与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对服用长期控制药物和管理哮喘发作制定详细计划。然后遵守制定的计划。
知道何时调整用药、何时去看医生,以及如何识别哮喘紧急情况。如果医生建议使用洪峰流量计来测量肺部的工作情况,请按照计划使用。即便您感觉良好,在咨询医生前,都请按照处方服药并记录您的症状。
July 02, 2022
- Fanta C, et al. Treatment of intermittent and mild persistent asthma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Aug. 7, 2018.
- Peters S, et al. Treatment of moderate persistent asthma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Aug. 7, 2018.
- McPherson RA, et al., eds. Toxicology and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Henry'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y Laboratory Methods. 23rd ed. St. Louis, Mo.: Elsevier; 2017.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Aug. 7, 2018.
- AAAAI Allergy and Asthma Drug Guide. 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https://www.aaaai.org/conditions-and-treatments/drug-guide. Accessed Aug. 7, 2018.
- Asthma.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print/4896. Accessed Aug. 7, 2018.
- McCracken J, et al. Biologic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asthma.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6;16:37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05559/. Accessed Sept. 4, 2018.
了解更多深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