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癫痫常见问题解答

小儿神经科医生 Lily Wong-Kisiel 医学博士解答有关癫痫的最常见问题。

咨询妙佑医疗国际 - 癫痫

Lily Wong-Kisiel,医学博士,妙佑医疗国际小儿神经科医生:

针对癫痫的检查有哪些?

癫痫是一种综合征诊断。它是一种描述脑电波异常的症状。对此病症,我们需要评估一些基础原因。医生可以利用大脑 MRI 来检查结构异常,并利用脑电图来检查脑电波活动的特征,从而对患者的癫痫发作类型进行分类。在一些患儿中,可能检查出遗传原因、神经代谢原因或自身免疫原因。

什么是癫痫发作行动计划?

癫痫发作行动计划可为学校护士和老师提供指导,让他们知道当孩子在学校出现癫痫发作应该如何予以帮助。其中所载信息应包括癫痫发作类型、孩子的癫痫发作表现,以及在癫痫发作期间是否应使用任何抗癫痫药物以缩短癫痫发作时间,或者如果发生长时间的癫痫发作,如何联系家人。

癫痫发作的危害程度如何?

大多数癫痫发作都很短暂。根据患者的不同,失神发作会持续五到六秒钟。其他患者可能有全面性强直阵挛癫痫发作,持续两到三分钟。那些短暂的癫痫发作,虽然对父母来说可能长如一生,但其实不会对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不过,我们确实需要担心超过五分钟的长时间癫痫发作或多次癫痫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癫痫发作、一小时内超过三次的发作;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与您讨论癫痫发作行动计划。

如何监测癫痫发作?

具体取决于癫痫发作类型。对于表现为轻微凝视不应的失神发作,将取决于您观察到的孩子发生这种情况的频率。对于那些不可能或无法一直监测的患者,询问医生并与其讨论有关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情况会有所帮助。这对那些目视检查不易察觉的轻微癫痫发作可能有所帮助。对于患有夜间癫痫发作的患者,在大家都睡着时持续监测是不现实的,视频脑电图监测对于确定癫痫发作频率也很有帮助。对于那些具有全面性强直阵挛癫痫发作且伴有抽搐的患者,可以使用经 FDA 批准的可穿戴设备,这类设备能够根据运动检测到全面性强直阵挛癫痫发作。

什么是药物难治性癫痫?药物无法控制的癫痫发作。

约有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即便进行了适当的治疗,也仍会出现癫痫发作。对于这些患者,可选择手术评估。对于可以找到病灶并安全切除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癫痫手术是一个合适的选项。某些类型的全面性癫痫可以进行离断术治疗,因此癫痫手术也是一个选项。

我要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配合癫痫团队的治疗?

首先,当您来就诊时,请准备好要问的问题。请携带您记录的对不同类型癫痫发作的观察结果或观察到的类型,了解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并准备一个癫痫发作日历,以便您和医生以及医护团队可以查看您的癫痫发作频率。

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尽量让患者感觉舒适 诊断您的状况

为了做出诊断,医务人员可能会评估您的症状和病史。您可能需要接受多项检查来诊断癫痫和确定癫痫发作的原因。对您进行的评估可能包括:

  • 神经系统检查。这项检查会测试您的行为、运动能力、心智功能和其他方面,以明确诊断并确定癫痫类型。
  • 血液检测。如果有感染、遗传状况或其他可能与癫痫发作相关的状况,血液样本可能检测出相应体征。
  • 基因检测。在一些癫痫患者中,基因检测可提供更多关于疾病和如何治疗的信息。基因检测多用于儿童,但对一些癫痫成人患者也可能有帮助。

您可能还要接受一次或多次检测大脑变化的大脑影像学检查和扫描:

  • 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最常见检测项目。在这项检测中,用膏状物或盖帽将电极附着在头皮上。电极会记录大脑的电活动。

    如果患有癫痫,正常的脑电波模式往往会发生改变。这些改变甚至在没有出现癫痫发作时也会发生。医务人员可能会在 EEG 期间对您进行视频监测,以检测和记录发生的任何癫痫发作。这项检测可以在您醒着或睡着的时候进行。记录癫痫发作可以帮助判断您的癫痫发作属于什么类型,也有助于排除其他状况。

    这种检测可以在医务人员的诊室或医院完成。如果可行,您还可以在家佩戴非固定式 EEG 仪器,EEG 会记录您几天内的癫痫发作活动。

    医生可能会指导您做一些会导致癫痫发作的事情,例如在接受检查前减少睡眠时间。

  • 高密度 EEG还有一种 EEG 检测是高密度 EEG,其电极间距小于传统 EEG 的间距。高密度 EEG 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确地确定大脑中的哪些区域受到了癫痫发作的影响。
  • 计算机断层成像(CT)扫描。CT 扫描使用 X 线生成大脑的横截面图像。CT 扫描可以检测出大脑中可能引起癫痫的肿瘤、出血或囊肿。
  • 磁共振成像(MRI)。MRI 使用强磁体和无线电波生成大脑的详细视图。与 CT 扫描一样,MRI 检查大脑结构,来检测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因素。但 MRI 可提供比 CT 扫描更详细的大脑影像。
  • 功能 MRI(fMRI)。功能 MRI 可测量大脑特定部分工作时发生的血流变化。这项检测可用于在手术前确定言语和运动等关键功能的确切位置,这样外科医生就可以避免在手术时损伤这些位置。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PET 扫描会将少量的低剂量放射性物质注入静脉,以帮助显示大脑的代谢活动区域并检测变化。大脑新陈代谢较低的区域可能即是癫痫发作的位置。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如果 MRIEEG 无法确定大脑中引起癫痫发作的确切位置,通常会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SPECT 检测会将少量低剂量的放射性物质注入静脉,以创建癫痫发作时大脑血流活动的详细三维图。癫痫发作时血流量高于正常范围的区域可能即是癫痫发作的位置。

    还有一种被称为“发作期 SPECT 减影和 MRI 图像配准”(SISCOM)的 SPECT 检测,可将大脑的 MRI 结果与 SPECT 结果重叠,提供更加详细的结果。

  • 神经心理学测试。这些测试评估思维能力、记忆力和语言能力。测试结果有助于确定大脑的哪些区域受到癫痫发作的影响。

结合您的测试结果,可以使用一组分析技术来帮助确定大脑中癫痫发作开始的位置:

  • 统计参数图(SPM)。SPM 方法会将癫痫发作时血流增加的大脑区域与非癫痫发作者的同一大脑区域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可帮助医生了解癫痫发作开始的位置。
  • 电源成像(ESI)。ESI 技术使用 EEG 数据,并将其投射到脑部 MRI 图像上,以显示癫痫发作的位置。相较于单独的 EEG,这项技术可提供更精确的细节。
  • 脑磁图(MEG)。MEG 会测量大脑活动产生的磁场。这有助于识别可能出现癫痫发作的区域。MEG 相比 EEG 更准确,原因在于颅骨和大脑周围的组织对磁场的干扰比对电脉冲的干扰小。结合 MEGMRI 的图像,将可显示大脑中受癫痫发作影响和不受癫痫发作影响的区域。

准确诊断癫痫发作的类型和开始位置,有助于您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

治疗可以帮助确诊癫痫的患者减少癫痫发作次数,甚至完全避免癫痫发作。可能的治疗包括:

  • 药物。
  • 手术。
  • 使用设备的脑刺激疗法。
  • 生酮饮食。

药物

大多数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种抗癫痫发作药物(也称为抗癫痫药物)来避免癫痫发作。其他患者能够通过联合用药来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许多没有出现癫痫症状的癫痫患儿最终可以停用药物,并过上无癫痫发作的生活。许多成人可以在无癫痫发作 2 年或更多年后停用药物。医疗护理团队将会建议您停用药物的恰当时间。

确定正确的药物和剂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开药物处方时,医务人员可能会考虑您的状况、癫痫发作频率、年龄和其他因素。医务人员还可能会核查您可能正在服用的任何其他药物,确保抗癫痫药物不会与其发生相互作用。

一开始,您可能会以相对较低的剂量服用单一药物,然后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癫痫发作得到良好控制。

有 20 多种不同类型的抗癫痫药物可供选择。您服用的癫痫治疗药物取决于您的癫痫发作类型及其他因素,例如您的年龄和其他健康状况。

这些药物可能有一些副作用。轻度的副作用包括:

  • 疲劳。
  • 头晕。
  • 体重增长。
  • 骨密度下降。
  • 皮疹。
  • 失去协调性。
  • 语言障碍。
  • 记忆力与思维问题。

较严重但罕见的副作用包括:

  • 抑郁。
  • 自杀想法和行为。
  • 严重皮疹。
  • 某些器官发炎,例如肝脏。

为了让用药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最佳疗效,请遵循以下这些步骤:

  • 确保按处方用药。
  • 在用仿制药替代医务人员所开药物或者改为服用其他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或草药之前,请务必先咨询医务人员。
  • 在未咨询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切勿停止服药。
  • 如果您注意到自己有新出现或加重的抑郁感、自杀想法,或者您的情绪或行为变化异常,请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 如果出现偏头痛,请告知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可能会开一种抗癫痫药,来帮助您预防偏头痛和治疗癫痫。

至少有一半新诊断出癫痫的患者在首次服药后就没有再出现癫痫发作。如果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您还可接受手术或其他疗法。您可能需要在医务人员处定期复诊,以评价您的状况和用药。

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癫痫手术 癫痫手术

当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时,癫痫手术可能是一个选择。在癫痫手术中,外科医生会切除大脑中导致癫痫的区域。

当检查结果显示以下情况时,通常会进行手术:

  • 癫痫发作起源于脑中一个小且明确的区域。
  • 要进行手术的脑部区域不会干扰重要功能,如言语、语言、运动功能、视力或听力。

对于某些类型的癫痫,当开放式手术风险太大时,MRI 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激光消融术等微创方法可能会较为有效。在这些手术中,医生将激光热疗探头对准大脑的特定区域,破坏导致癫痫发作的组织,从而更好地控制癫痫发作。

尽管患者在手术成功后可能仍然需要一些药物来帮助预防癫痫发作,但是服药的次数和剂量会降低。

在少数情况下,癫痫手术可能引发并发症,如永久性改变思维能力。针对您考虑要做的手术,和您的手术团队成员交流,了解其经验、成功率和引发并发症的概率。

治疗方法

除了用药和手术之外,以下潜在疗法为治疗癫痫提供了其他选择:

  • 迷走神经电刺激。如果药物疗效不佳,无法控制癫痫发作,并且无法进行手术,迷走神经电刺激或许是一种可行方案。进行迷走神经电刺激时,医生将一种称为迷走神经电刺激器的设备植入患者胸部皮肤下,类似于心脏起搏器。刺激器的电线与患者颈部的迷走神经相连。

    这一电池供电设备会通过迷走神经向大脑发送大量电能。目前尚不清楚其抑制癫痫发作的原理,但该设备通常可使癫痫发作率减少 20% 至 40%。

    大多数人在经过这种治疗后仍需要服用抗癫痫药,但部分患者可以降低药物剂量。迷走神经电刺激引起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气短或咳嗽。

  • 脑深部刺激。进行脑深部刺激时,外科医生会将电极植入大脑的特定部位,通常位于丘脑。电极与植入胸部的发生器连接。发生器按一定时间间隔定时将电脉冲发送到大脑,从而减少癫痫发作。脑深部刺激通常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发作患者。
  • 反应性神经刺激。这些类似起搏器的可植入设备可帮助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这些反应性刺激设备能够分析大脑活动模式,在癫痫发作时进行检测,并在癫痫发作造成损害之前提供电荷或药物使其停止发作。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几乎没有副作用,且可以长期抑制癫痫发作。

生酮饮食

某些患有癫痫的儿童和成人已经能够通过严格采取饮食法(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来减少癫痫发作。当药物无助于控制癫痫时,这可能是一种选择。

在这种膳食(生酮饮食)中,人体分解脂肪而非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持续几年后,部分儿童便能够在医务人员的密切监督下停止生酮饮食,不再出现癫痫发作。

专家们并不完全了解生酮饮食究竟如何减少癫痫发作。但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饮食会产生化学变化,抑制癫痫发作。这种饮食也改变了脑细胞的行为,可减少癫痫发作。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正在考虑采用生酮饮食,请咨询医生。采用这种饮食时,确保孩子不会营养不良非常重要。

生酮饮食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脱水、便秘、因营养不足而生长缓慢,以及血液中积累尿酸(可能导致肾结石)。如果饮食得当,并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通常可避免上述副作用。

生酮饮食可能是一个挑战。低升糖指数和改良版阿特金斯饮食法提供了限制性较低的替代方案,同时对控制癫痫发作仍有益。

未来可能的治疗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许多潜在的癫痫新疗法,包括:

  • 持续刺激癫痫发作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是对大脑某个区域以低于身体能够察觉的强度进行持续刺激,对于某些癫痫发作者似乎可以改善癫痫发作,提高生活质量。阈下刺激有助于事先避免癫痫发作。某些癫痫发作始于因影响言语和运动功能而无法切除的大脑区域(雄辩区域),此时这种治疗方法可能发挥作用。或者,因癫痫发作特征而无法通过反应性神经刺激成功治疗的人可能从中受益。
  • 微创手术。MRI 引导的聚焦超声手术等新型微创手术技术有望治疗癫痫发作。这些手术治疗癫痫的风险低于传统开颅手术。
  • 经颅磁刺激(TMS)。TMS 将聚焦磁场应用于癫痫发作所处的大脑区域,以治疗癫痫发作而无需手术。这种疗法可用于癫痫发作发生在大脑表层附近且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
  • 外部三叉神经刺激。与迷走神经电刺激类似,该疗法使用一个装置刺激特定神经,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但与迷走神经电刺激器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体外佩戴的装置,因此无需通过手术将其置入体内。在研究中,从外部刺激三叉神经可以改善癫痫发作控制,也有利于情绪改善。

用于癫痫的心脏起搏器

癫痫发作是指大脑出现异常电干扰。此装置被植入到皮下,四个电极连接到大脑的外层。装置会监测脑电波,当感应到异常电活动时,便会触发电刺激并阻止癫痫发作。

临床试验

探索 Mayo Clinic 的研究 测试新的治疗、干预与检查方法,旨在预防、检测、治疗或控制这种疾病。

生活方式与家庭疗法

了解您的病情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控制病情:

  • 正确服用药物。咨询医疗护理团队的成员前,请勿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您认为应该更换药物,请咨询医务人员。
  • 确保睡眠充足。睡眠不足可导致癫痫发作。保证每晚都得到充分休息。
  • 佩戴医疗警示手环。这将在您再次癫痫发作时,帮助急救人员了解如何正确对您进行治疗。
  • 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您保持身体健康并减轻抑郁症。确保充足饮水,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疲劳,请停下来休息。

此外,选择健康生活,例如管理压力、限制酒精饮料和避免吸烟。

妥善处理与支持

无法控制的癫痫发作及其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有时会让人崩溃或者导致抑郁症。重要的是不要让癫痫拖您的后腿。您仍然可以过上积极而充实的生活。有助于您应对的方法:

  • 让您自己、朋友和家人学习癫痫知识以便了解这种疾病。
  • 尽力忽略他人的消极反应。这有助于您学习癫痫知识,从而了解疾病的真相,消除误解。您还要试着保持幽默感。
  • 尽可能独立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如果您因为癫痫发作而无法开车,可以去了解您周边的公共交通都有哪些。如果您无法开车,您可能要考虑搬到公共交通便利的城市生活。
  • 找一位您喜欢且相处起来舒适自在的医务人员。
  • 尽量不要一直担心癫痫发作。
  • 找一个癫痫互助小组,与能够理解您个人经历的人会面交谈。

如果您的癫痫发作严重到让您无法出门工作,还有一些方法可以让您继续工作并与他人保持联系。您可以考虑在家中工作。

让和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了解癫痫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方法,这样,若您和他们在一起时癫痫发作,他们就可以帮助您。您可以给他们提些建议,例如:

  • 小心地将患者转为侧卧位,以防呛噎。
  • 将柔软的物品垫在患者头下。
  • 解开患者的领饰。
  • 不要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放在患者嘴里。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时不会“吞下”自己的舌头,这在生理上是不可能的。
  • 不要尝试束缚癫痫发作的患者。
  • 如果患者有动作,请清除周围的危险物品。
  • 如果需要急救,则陪在患者身边直至医护人员到来。
  • 密切观察患者以便提供发作时的详细信息。
  • 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间。
  • 在癫痫发作期间保持镇静。

准备您的预约

您可能需要先去看初级保健医生。但在致电预约时,您可能会被立即转诊给专科医生。专科医生可能是接受过脑和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培训的医生(神经科医生)或者接受过癫痫诊疗培训的神经科医生(癫痫专科医生)。

由于就诊时间可能很短,而且往往需要讨论很多事情,因此最好事先做好准备。以下信息可以帮助您做好就诊准备,并了解医生可能会做些什么。

您可以做什么

  • 记录详细的癫痫发作日期。每次癫痫发作时,记下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和持续时长。还要记录任何特殊情况,例如漏服药物、睡眠剥夺、压力增大、月经或可能诱发癫痫发作活动的其他事件。

    向可能观察到您的癫痫发作的人(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了解情况,这样就能记录您可能不知道的信息。

  • 了解就诊前是否有任何限制规定。请在约诊时询问是否需要提前进行任何准备,例如限制您的饮食。
  • 写下关键的个人信息,包括任何重大压力或最近的生活变化。
  • 列出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维生素或补充剂。
  • 请家人或朋友陪同就诊。有时可能难以记住就诊时提供给您的所有信息。陪同者可能会记住您遗漏或忘记的一些事项。

    另外,由于您可能并不知晓在您癫痫发作时发生的所有事情,目睹您癫痫发作的其他人也许可以在您就诊期间回答医务人员的问题。

  • 写下要问医务人员的问题。提前准备好问题清单有助于充分利用您的就诊时间。

对于癫痫,一些基本问题包括:

  • 我的癫痫发作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 我的癫痫是暂时问题还是长期病症?
  • 您推荐哪种治疗方法?
  • 除了您建议的主要方法,还有什么替代方案?
  • 如果我再次癫痫发作,怎样才能确保不伤害到自己?
  • 我还有其他健康状况。我怎样才能同时管理好这些状况?
  • 有没有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项?
  • 我应该去看专科医生吗?费用是多少?我的保险能报销吗?
  • 您开的药物有仿制药替代品吗?
  • 有没有我可以带回家的手册或其他印刷资料?您推荐哪些网站?

除了您准备的问题外,在就诊期间,只要有不理解的地方,您可以随时提问。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医务人员可能询问您一些问题,例如:

  • 您第一次出现癫痫发作是在什么时候?
  • 您的癫痫发作是否由特定事件或状况触发?
  • 在癫痫发作即将开始前,您有没有任何类似的感觉?
  • 您是经常还是偶尔出现癫痫发作?
  • 出现癫痫发作时,您有哪些症状?
  • 有没有什么因素似乎会改善您的癫痫发作?
  • 有没有什么因素似乎会令您的癫痫发作恶化?

在此期间您可以做什么

某些状况和活动可引发癫痫发作,因此采取以下措施可能有所帮助:

  • 避免过量饮酒。
  • 避免使用尼古丁。
  • 确保睡眠充足。
  • 减少压力。

另外,在就诊之前记录癫痫发作情况也很重要。

在 Mayo Clinic 治疗

April 28, 2023
  1. The epilepsies and seizures: Hope through resear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Hope-Through-Research/Epilepsies-and-Seizures-Hope-Through. Accessed Jan. 27, 2023.
  2. Schachter SC.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irst seizure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3, 2021.
  3. Get seizure smar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features/getseizuresmart/index.html. Accessed June 3, 2021.
  4. Jankovic J, et al. Epilepsies. In: Bradley and Daroff's Neur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8th ed.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Jan. 27, 2023.
  5. Wilfong A. Seizures and epilepsy in children: Classification, et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an. 30, 2023.
  6. Simon RP, et al. Seizures & syncope. In: Clinical Neurology. 10th ed. McGraw Hill; 2018. https://accessmedicine.mhmedical.com. Accessed June 3, 2021.
  7. Ferri FF. Seizures, 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1. Elsevier; 2021.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June 3, 2021.
  8. Schachter SC. 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epilepsy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an. 30, 2023.
  9. Who gets epilepsy? Epilepsy Foundation. http://www.epilepsy.com/learn/epilepsy-101/who-gets-epilepsy. Accessed Jan. 25, 2023.
  10. Schachter SC.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3, 2021.
  11. Neurological diagnostic tests and procedures fact sheet.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Neurological-Diagnostic-Tests-and-Procedures-Fact. Accessed June 4, 2021.
  12. Haider HA, et al. Neuro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seizures and epilepsy.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4, 2021.
  13. Karceski S. Initial treatment of epilepsy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4, 2021.
  14. Wilfong A. Seizures and epilepsy in children: Initial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4, 2021.
  15. Crepeau AZ, et al. Management of adult onset seizures.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7; doi:10.1016/j.mayocp.2016.11.013.
  16. Lyons MK. Deep brain stimulation: Current and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s.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1; doi:10.4065/mcp.2011.0045.
  17. Schachter SC. Comorbidities and complications of epilepsy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4, 2021.
  18. Englot DJ, et al. Seizure outcomes in nonresective epilepsy surgery: An update. Neurosurgical Review. 2017; doi:10.1007/s10143-016-0725-8.
  19. 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Epilepsy Foundation. http://www.epilepsy.com/learn/treating-seizures-and-epilepsy/devices/external-trigeminal-nerve-stimulation. Accessed June 4, 2021.
  20. Riggin EA Allscripts EPSi.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Jan. 22, 2020.
  21. Fisher RS, et al. Oper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eizure types by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Position paper of the ILAE Commiss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Epilepsia. 2017; doi:10.1111/epi.13670.
  22. Lundstrom BN, et al. Chronic subthreshold cortical stimulation: A therapeutic and potentially restorative therapy for focal epilepsy.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 2017; doi:10.1080/14737175.2017.1331129.
  23. Van Gompel JJ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May 30, 2018.
  24. Moeller J, et al. Video and ambulatory EEG monitoring in the diagnosis of seizures and epilepsy.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4, 2021.
  25. Burkholder DB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July 20, 2021.
  26. Labiner DM, et al. Essential services, personnel, and facilities in specialized epilepsy centers — Revised 2010 guidelines. Epilepsia. 2010; doi:10.1111/j.1528-1167.2010.02648.x.
  27. Find an epilepsy ce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pilepsy Centers. https://www.naec-epilepsy.org/about-epilepsy-centers/find-an-epilepsy-center/. Accessed June 4, 2021.
  28. Nair DR, et al. Nine-year prospec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rain-responsive neurostimulation for focal epilepsy. Neurology. 2020; doi:10.1212/WNL.0000000000010154.
  29. Monteith S, et 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for temporal lobe epilepsy: A laboratory feasibility study.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6; doi:10.3171/2015.10.JNS1542.
  30. Fregni F, 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epilepsy. Annals of Neurology. 2006; doi:10.1002/ana.20950.
  31.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epilepsy.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epilepsy/about/faq.htm. Accessed Jan. 25, 2023.
  32. Benbadis SR. Focal epilepsy: Caus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an. 27, 2023.
  33. Genetic causes of epilepsy. Epilepsy Foundation. https://www.epilepsy.com/causes/genetic. Accessed, Jan. 30, 2023.
  34. Park AM. Epilepsy overview and revised classification of seizures and epilepsies. Continuum. 2019; doi:10.1212/CON.0000000000000707.
  35. Imdad K, et al. The metabolic role of ketogenic diets in treating epilepsy. Nutrients. 2022; doi:10.3390/nu14235074.
  36. Hirota T, et al.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review. JAMA. 2023; doi:10.1001/jama.2022.23661.
  37. Chow J, et al. Dissec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comorbid epilepsy phenotypes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Genome Medicine. 2019; doi:10.1186/s13073-019-0678-y.
  38. Behind the Seizure program. Invitae. https://www.invitae.com/en/sponsored-testing/behind-the-seizure. Accessed March 10, 2023.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