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癫痫发作后,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会对您的症状和病史进行全面的评估。您可能需要进行多项检查来确定癫痫发作的病因,并评估复发可能性。

检查可能包括:

  • 神经学检查。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可能评估您的行为、运动能力和心智功能。
  • 血液检查。您可能需要提供血样以检查血糖水平,并查找感染或遗传疾病的体征。您还可能需要接受体内盐的水平检查。这些盐也称为电解质,可控制体液平衡。
  • 腰椎穿刺(脊椎穿刺)。如果医生怀疑癫痫发作的原因是感染,您可能需要抽取脑脊液样本进行检测。
  • 脑电图(EEG)。这项检查通过附着至您头皮的电极记录您脑部的电活动。这种电活动在脑电图记录上表现为波形线。脑电图可能表现为特定形式,透露癫痫发作复发的可能性。

    脑电图检查也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排除其他类似癫痫的医疗状况。根据您癫痫发作的具体情况,这项检查可以在专科门诊进行,您可以在家过夜或在医院住几晚。

影像学检查可能包括:

  • 磁共振成像(MRI)。MRI 扫描使用强磁体和无线电波来创建大脑的详细视图。MRI 可显示可能引起癫痫发作的脑部变化。
  • 计算机体层成像(CT)。CT 扫描利用 X 线获得大脑的横截面图像。CT 扫描可以显示大脑中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包括肿瘤、出血和囊肿。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PET 扫描需要将少量低放射性物质注入静脉。该材料可帮助显示大脑的活跃区域并检测异常。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SPECT 扫描需要将少量低放射性物质注入静脉。该检测会创建癫痫发作期间大脑中血流活动的详细三维图。

    医疗护理专业人员还可能进行一种被称为发作期 SPECT 减影配合 MRI 图像配准术(SISCOM)的 SPECT 检测。该检测可提供更详细的结果。这项检查通常在医院进行并需要进行一整晚的脑电图记录。

视频:MRI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看到您体内的影像,包括无法通过常规 X 线观察到的组织。

在进行检查之前,仔细填写安全筛查表至关重要。MRI 安全无痛。但如果金属进入扫描设备,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或降低成像质量。

如果您体内存在任何金属物质,哪怕是某次意外事故留下的一小片金属,都需要告知您的医疗护理团队。牙齿充填物、牙桥和其他牙科治疗材料通常不会引起问题。但是置入您体内的其他金属可能会妨碍您进行 MRI,包括某些起搏器、动脉瘤治疗夹以及其他含有金属的设备。

护士可能会在检查前审查您的健康史。可能给您药物或造影剂,或者进行抽血。如果您是孕妇、对造影剂过敏或存在肾脏或肝脏问题,请务必告知护士。请不要穿有纽扣或拉链的衣服进行扫描。您将被要求穿检查服。请勿佩戴任何首饰,也不要将任何金属物品(包括助听器)带入扫描设备。

MRI 设备通过高强度磁场进行体内成像。不同于 CT 扫描,MRI 不使用 X 线或其他射线。您将领取到一副耳塞。因为扫描设备在运行时会发出较大噪音。

为了更好地捕获图像,可能会在扫描部位上或周围放置线圈设备。还会请您手持一个挤压球。如果您需要帮助,可以随时使用挤压球向技术人员发出信号。MRI 机器的操作在隔壁房间进行。在整个过程中,您将得到密切观察。

会进行一系列扫描,每次扫描之间都有短暂的停顿。在进行不同的扫描时,您可能会听到不同噪音。噪音较大是正常现象。进行扫描时,您需要保持静止。

根据需要拍摄的图像,被检查者通常需要在扫描设备中停留 30 到 50 分钟。对于复杂检查,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您对于长时间停留在扫描设备中而感到不安,请与医生和技术人员交流。他们可以给您一些建议,帮助您保持舒适。

如果您需要从扫描仪中出来,这可以很快做到。扫描设备的两端是开放的。

检查完成后,放射科医生将对影像进行分析。医生会将诊断报告发送给申请此检查的医务人员。如果您对 MRI 存在任何疑问,请咨询医务人员。

治疗

并非所有出现过癫痫发作的患者都会再次发生癫痫发作。由于癫痫发作可能是一次孤立事件,因此在您再次发作之前,可能不需要开始治疗。

治疗癫痫发作的最优目标是找到能够阻止癫痫发作的最佳疗法,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

药物

通常要使用抗癫痫药物来治疗癫痫发作。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抗癫痫药物。大多数癫痫患者在尝试一两种药物后就会停止癫痫发作。

用药目标是找到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建议您服用多种药物。

确定正确的药物和剂量比较复杂,您可能需要尝试几种不同药物。常见副作用可能包括体重变化、头晕、疲劳和情绪变化。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较严重的副作用,导致肝脏或骨髓受损。

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在开药物处方时,会考虑您的病情、癫痫发作的频率、年龄和其他因素。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也会核查您可能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确保抗癫痫药物不会与其发生相互作用。

饮食疗法

遵循生酮饮食可以改善癫痫发作控制。生酮饮食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这种饮食法允许摄入的食物种类有限,因此可能很难坚持下去。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各种轻松版本可能也有帮助,但通常疗效甚微。其中包括低升糖指数和阿特金斯饮食。这些改良的饮食法尚处于研究阶段。

外科手术

如果至少用过两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后依然无效,手术或许是个选项。其目的是防止出现癫痫发作。手术对癫痫发作总是起源于同一脑部位的患者最为有效。手术包括以下几种:

  • 脑叶切除术。外科医生会定位并切除癫痫发作在大脑中的起源部位。
  • 热消融(激光间隙热疗)。这种方式侵入性较小,集中高剂量能量,对准癫痫发作在大脑中的具体起源部位,从而破坏引起癫痫发作的脑细胞。
  • 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这种手术需要在大脑部分区域做几个切口,从而阻止癫痫发作。通常在无法安全切除大脑中的癫痫发作起源灶时进行。
  • 胼胝体切开术。这种手术切断大脑左右半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适用于治疗始于大脑一侧并扩散到另一侧的癫痫发作。但即使在手术后,大脑中的起源灶一侧仍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 大脑半球切开术。此手术将完全断开大脑一侧与另一侧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的连接。这种手术仅适用于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且癫痫仅累及一半大脑的情况。患者在术后可能会丧失诸多日常功能方面的能力。但儿童通常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这些能力。

电刺激

如果脑中癫痫发作的起源灶部位无法被移除或切断,能够提供电刺激的装置可能有所帮助。使用这类装置并配合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可能减少癫痫发作。可能缓解癫痫发作的刺激器包括:

  • 迷走神经电刺激器。在胸部皮下植入一个装置,刺激颈部的迷走神经向脑部发送信号,抑制癫痫发作。
  • 反应性神经刺激器。在大脑皮层或脑组织内植入一个装置。它可以察觉癫痫发作活动,并传递电刺激,阻止癫痫发作。
  • 脑深部刺激器。外科医生在脑部的特定部位植入细导线(电极),以产生电脉冲。电脉冲可以调节导致癫痫发作的大脑活动。电极与置于胸部皮下类似起搏器的装置相连。通过该装置控制产生的刺激量。

怀孕和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的女性通常能够健康受孕,但有时可能出现与某些药物有关的出生缺陷。

尤其是丙戊酸这一治疗全身性癫痫发作的药物,可能导致婴儿出现认知障碍和脊柱裂等神经管缺损。美国神经病学会建议,出于对胎儿的考虑,女性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丙戊酸。

向医疗护理团队咨询这些风险。在怀孕前,请务必与医疗护理团队制定备孕计划。除出生缺陷的风险外,怀孕还可能改变您的药物水平。

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调整抗癫痫发作药物的服药剂量。目标是以最低剂量服用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最安全的抗癫痫发作药物。

怀孕前服用叶酸可能有助于预防一些与怀孕期间服用抗癫痫发作药物有关的并发症。标准的孕期维生素中均含有叶酸。建议所有育龄期女性联合服用抗癫痫发作药物和叶酸。

生育控制和抗癫痫药物

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会改变生育控制药物的效果。请向医疗护理专业人员询问您的药物是否可能影响您的生育控制措施。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形式的生育控制措施。

用于癫痫的心脏起搏器

癫痫发作是指大脑出现异常电干扰。此装置被植入到皮下,四个电极连接到大脑的外层。装置会监测脑电波,当感应到异常电活动时,便会触发电刺激并阻止癫痫发作。

未来的潜在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其他治疗癫痫发作的潜在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刺激迷走神经、其他脑神经或大脑的疗法,无需手术治疗。

具有前景的一个研究领域是 MRI 导向聚焦超声。该疗法包括将超声波束(声波)指向导致癫痫发作的大脑区域。波束产生声能,以有针对性的方式破坏脑组织,无需手术。这种类型的治疗可达更深的大脑结构。还能在不损伤附近组织的情况下对准目标。

临床试验

探索 Mayo Clinic 的研究 测试新的治疗、干预与检查方法,旨在预防、检测、治疗或控制这种疾病。

生活方式与家庭疗法

以下措施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

  • 正确服药。请勿在咨询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前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您认为应该更换药物,请咨询医疗护理专业人员。
  • 确保睡眠充足。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癫痫发作。保证每晚都得到充分休息。
  • 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如果再次癫痫发作,这会帮助急救人员了解如何正确对您进行治疗。
  • 多运动。运动和积极活动可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减少抑郁。确保充足饮水,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疲劳,请休息。
  • 做出健康的生活选择。管理压力、限制饮酒和避免抽烟都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

人身安全

癫痫发作通常不会导致严重损伤,但如果反复发作,也有可能造成损伤。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预防癫痫发作造成损伤:

  • 在近水处要小心。请勿独自游泳或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坐船。
  • 在骑自行车等活动期间或在运动时佩戴头盔,保护自己。
  • 淋浴代替盆浴,除非有他人在附近。
  • 调整您的家具。包裹尖角,购买圆角家具并选择可防止跌倒的带扶手椅子。考虑铺厚地毯,以在您跌倒时提供保护。
  • 在显眼处放置癫痫发作急救提示。提示应包含所有重要电话号码。
  • 考虑使用癫痫发作检测装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了一种可以检测强直 - 阵挛性癫痫发作的手表样处方设备(Embrace2)。该设备会提醒亲属或照护者,以便他们可以检查和确保您的安全。请与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一起确定您是否适合使用这种类型的设备。

癫痫发作急救

如果您看到有人癫痫发作,知道该怎么做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您有日后出现癫痫发作的风险,请把此信息告诉您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让他们知道在看到您癫痫发作时该怎么做。

为了帮助癫痫发作的患者,请采取以下措施:

  • 小心将患者转为侧卧位。
  • 将柔软的物品垫在患者头下。
  • 解开患者的领饰。
  • 不会要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放入患者口腔。
  • 不要尝试束缚癫痫发作的患者。
  • 如果患者有动作,清除周围的危险物品。
  • 陪在患者身边直至医护人员到来。
  • 密切观察患者以便提供发作时的详细信息。
  • 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长。
  • 保持平静。

妥善处理与支持

患有癫痫症带来的压力可能会影响您的心理健康。和医务人员谈谈您的感受并寻求帮助非常重要。

在家中

您的家人可以提供急需的支持。告诉他们您对自己癫痫发作的了解。告诉他们可以向您提问,针对他们的疑虑坦然进行对话。与他们分享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为您提供的教育资料等资源,帮助他们了解您的状况。

在工作中

与您的主管见面并聊聊您的癫痫发作以及它对您的影响。谈谈如果您在工作时癫痫发作,需要主管或同事怎么做。可以考虑和同事聊聊您的癫痫发作。这样有助于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并获得接受和理解。

您并不是孤军奋战

记住,您不必独自承受。大胆地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向您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咨询有关本地互助组的信息,或加入在线支持社区。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拥有强大的支持系统对于处理任何疾病都至关重要。

准备您的预约

癫痫发作有时需要急救,而且不一定总有充足的时间为就诊做准备。

其他情况下,首次就诊时可与您的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一起评估癫痫发作。或者,您可能会被转诊给专科医生。可能会就诊于接受脑和神经系统疾病培训的专科医生,即神经科医生。或者,也可能会被转诊至接受过癫痫相关培训的神经科医生,即癫痫科医生。

想想需要做出哪些就诊准备。此外也需要对就诊有一定预期。

您可以做什么

  • 记录有关癫痫发作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出现的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如果您知道这些细节)。向可能见过癫痫发作的人(例如家人、朋友和同事)了解情况。他们也许能提供您可能不知道的信息。
  • 了解就诊前是否有任何限制规定。约诊时,请询问是否有需要提前做好接受医学检查的准备事项。
  • 写下关键个人信息,包括任何主要压力或近期的生活变化。
  • 列出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维生素或补充剂,包括剂量。
  • 请家人或朋友陪同,帮助您记住就诊期间提供的所有信息。由于您可能并不知晓在癫痫发作时发生的所有事情,目击者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 写下要咨询的问题。提前准备好问题清单有助于充分利用就诊时间。

对于癫痫发作,要向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咨询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

  • 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的癫痫发作?
  • 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 您推荐哪种治疗方案?
  • 除了您建议的主要方法外,还有哪些替代方法?
  • 我再次癫痫发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 如果我再次癫痫发作,怎样才能确保不伤害到自己?
  • 我还有一些其他健康状况。我怎样才能同时管理好这些状况?
  • 有没有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项?
  • 我是否应该去看专科医生?治疗费用是多少,我的保险能报销吗?
  • 是否有仿制药可以替代您开处方的药物?
  • 是否有我可以带回家的手册或其他印刷材料?您是否可以推荐一些网站供我查阅相关信息?

除了您准备的问题外,在就诊期间以及任何时间,只要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跟您询问一些问题:

  • 能否描述一下您的癫痫发作情况?
  • 发作前您身处何处?发生了什么事?
  • 是否有人亲眼看到当时发生的情况?
  • 您记得癫痫发作前有哪些感觉吗?癫痫发作刚刚结束时的感觉呢?
  • 您出现过哪些症状?
  • 癫痫发作持续了多长时间?
  • 是否有既往癫痫发作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史?
  • 您是否有任何家人被诊断患有癫痫发作或癫痫?
  • 您最近出国旅行过吗?

在 Mayo Clinic 治疗

Sept. 02, 2023
  1. Schachter SC.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irst seizure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Nov. 3, 2022.
  2. Jankovic J, et al., eds. Epilepsies. In: Bradley and Daroff's Neur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8th ed.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June 12, 2023.
  3.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movement disorders.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catalog.ninds.nih.gov/health-topics/deep-brain-stimulation. Accessed Nov. 3, 2022.
  4. Types of seizures. Epilepsy Foundation. https://www.epilepsy.com/what-is-epilepsy/seizure-types. Accessed Nov. 3, 2022.
  5. AskMayoExpert. First seizure (adult). Mayo Clinic; 2022.
  6. Seizure first aid.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epilepsy/about/first-aid.htm. Accessed Nov. 3, 2022.
  7. Haider HA, et al. Neuro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seizures and epilepsy.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Nov. 3, 2022.
  8. Neurological diagnostic tests and procedures fact sheet.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Neurological-Diagnostic-Tests-and-Procedures-Fact. Accessed Nov. 3, 2022.
  9. Schachter SC. 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epilepsy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Nov. 3, 2022.
  10. Dawit S, et al. When drugs do not work: Alternatives to Antiseizure medications. 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 2020; doi:10.1007/s11910-020-01061-3.
  11. Castro PA, et al. Antiseizure medication in early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Ion channels and synaptic proteins as principal target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2; doi:10.3389/fphar.2022.948412.
  12. Ferri FF. Focal seizures.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3. Elsevier; 2023.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Nov. 7, 2022.
  13. Seizure first aid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Epilepsy Foundation. https://www.epilepsy.com/living-epilepsy/seizure-first-aid-and-safety/first-aid-seizures-stay-safe-side. Accessed Nov. 3, 2022.
  14. Nimmagadda R. Allscripts EPSi. Mayo Clinic. April 21, 2022.
  15. Ferri FF. Seizures, 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3. Elsevier; 2023.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Nov. 7, 2022.
  16. Ferri FF. Absence seizures.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3. Elsevier; 2023.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Nov. 7, 2022.
  17. Vaish A, et al.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morbid disease conditions and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Cureus. 2022; doi:10.7759/cureus.29838.
  18. Mao L, et al. Neur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Wuhan, China. JAMA Neurology. 2020; doi:10.1001/jamaneurol.2020.1127.
  19. Epidiolex – cannabidiol solution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Greenwich Biosciences, LLC; 2022. https://dailymed.nlm.nih.gov/dailymed/drugInfo.cfm?setid=1e6d2c80-fbc8-444e-bdd3-6a91fe1b95bd. Accessed Nov. 11, 2022.
  20. Kerezoudis P,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patient-level meta-analysi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medically refractory epilepsy: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Seizure. 2022; doi:10.1016/j.seizure.2022.10.003.
  21. Rao CK, et al. Injection of prophylactic lorazepam versus antiseizure drugs on the localization value of ictal SPECT studies and treatment-emergent adverse events: A single-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Epilepsy & Behavior. 2021; doi:10.1016/j.yebeh.2020.107500.
  22. Newmaster K, et al. A review of the multi-systemic complications of a ketogenic diet in children and infants with epilepsy. Children. 2022; doi:10.3390/children9091372.
  23. Alcala-Zermeno JL, et al. Invasive neuromodulation for epilepsy: Comparison of multiple approaches from a single center. Epilepsy & Behavior. 2022; doi:10.1016/j.yebeh.2022.108951.
  24. Lescrauwaet E, et al. Recent advance in the use of focused ultrasound as a treatment for epilepsy.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22; doi:10.3389/fnins.2022.886584.
  25. Burkholder DB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Jan. 7, 2023.
  26. Sabry F, et al. Machine learning for healthcare wearable devices: The big picture. Journal of Healthcare Engineering. 2022; doi:10.1155/2022/4653923.
  27. What happens during a seizure? Epilepsy Foundation. https://www.epilepsy.com/what-is-epilepsy/understanding-seizures/what-happens-during-seizure. Accessed June 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