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即使表现最好的儿童有时也可能让人难以招架。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儿童或青少年)对您和其他权威人物呈现频繁和持续的生气、易怒、对立、抵抗或报复的行为模式,则其可能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DD)。

身为父母,您不必孤身一人去应对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孩子。医生、心理健康专家和儿童发育专家都可以帮助您。

对立违抗性障碍的行为治疗包括学习帮助建立积极的家庭互动技能和管理问题行为的技能。可能需要采用额外治疗或者用药来治疗相关的心理健康疾病。

症状

有时,很难区分意志坚强或情绪激动的儿童与产生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儿童。在孩子成长的某些阶段,表现出逆反的行为很正常。

ODD 的症状通常开始于学龄前。有时,ODD 可能出现得较晚,但几乎都是在青少年早期出现。这些行为会对家庭、社会活动、学习和工作造成严重损害。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列出了诊断 ODD 的标准。DSM-5 标准包括持续至少六个月的情绪和行为症状。

生气和易怒的情绪:

  • 经常容易发脾气
  • 经常动气,容易被人惹恼
  • 经常生气和怨恨

争论和挑衅行为:

  • 经常和大人或权威人士争吵
  • 经常主动违抗或拒绝遵守成人的要求或规则
  • 经常故意使人烦恼或不安
  • 经常把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归咎于他人

报复性:

  • 经常有恶意或怀恨在心
  • 在过去六个月中,至少有过两次表现出恶意或怀恨在心的行为

ODD 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

  • 轻度。症状仅在一种情况下发生,例如仅在家中、学校、工作中或与同伴一起时。
  • 中度。有些症状在至少两种情况下出现。
  • 重度。有些症状在三种或更多情况下出现。

对于有些儿童,症状最初可能仅在家中出现,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会漫延到其他环境,例如学校以及与朋友在一起时。

何时就医

您的孩子不太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问题。相反,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无理要求而抱怨,或者在遇到问题时责怪他人。如果您孩子的表现可能表明其存在对立违抗性障碍或存在其他破坏性行为,或您担心自己作为家长管教具有挑战性的孩子的能力,请向专门治疗破坏性行为问题的儿童心理学家或儿童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请您的初级保健医生或者您孩子的儿科医生将您的孩子转诊给相关专业人员。

病因

目前尚不清楚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明确原因。诱因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组合,包括:

  • 遗传 — 儿童的天性或性情,以及神经和大脑功能方面可能存在的神经生物学差异
  • 环境 — 缺乏监督、管教标准不一致或过于严厉、虐待或忽视等养育问题

风险因素

对立违抗性障碍是一种复杂的问题。导致 ODD 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

  • 性格:孩子难以控制情绪,例如对各种情况产生比较激烈的情绪或无法忍受挫折
  • 养育问题:孩子经历过虐待或忽视、严格或差异化管教或缺乏父母监管
  • 其他家庭问题:孩子在父母或家庭存在冲突的环境中生活或者父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者物质使用障碍
  • 环境:同龄人的关注以及来自其他权威人物的差异化管教(例如教师)会强化对立和违抗行为

并发症

如果儿童和青少年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无论他们是在家里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还是在学校与老师相处或是在职场与上司和其他权威人物相处,都可能会出现问题。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儿童可能很难结交朋友并维持朋友关系。

对立违抗性障碍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 学业和工作表现差
  • 反社会行为
  • 冲动控制问题
  • 物质使用障碍
  • 自杀

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很多儿童和青少年也伴有其他心理健康疾病,例如: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 品行障碍
  • 抑郁症
  • 焦虑症
  • 学习和沟通障碍

治疗这些其他心理健康疾病可能有助于改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症状。如果这些其他疾病未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则可能很难治疗对立违抗性障碍。

预防

目前还没有预防对立违抗性障碍(简称 ODD)的可靠方法。但是,积极的养育和早期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行为,并防止情况恶化。能够越早管理 ODD,效果就越好。

治疗可以帮助您恢复孩子的自尊,并重建您与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提早治疗也将有助于改善您的孩子与其一生中其他重要成人(如老师和护理人员)的关系。

July 13, 2022
  1.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http://dsm.psychiatryonline.org. Accessed Nov. 28, 2017.
  2. Gabbard GO, ed.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In: Gabbard's Treatment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4. https://psychiatryonline.org/doi/10.1176/appi.books.9781585625048.gg40. Accessed Nov. 28, 2017.
  3.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http://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pediatrics/mental-disorders-in-children-and-adolescents/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 Accessed Nov. 28, 2017.
  4. Facts for families: Children with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http://www.aacap.org/aacap/Families_and_Youth/Facts_for_Families/Facts_for_Families_Pages/Children_With_Oppositional_Defiant_Disorder_72.aspx. Accessed Nov. 28, 2017.
  5.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A guide for families.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http://www.aacap.org/aacap/Families_and_Youth/Resource_Centers/Oppositional_Defiant_Disorder_Resource_Center/Home.aspx. Accessed Nov. 28, 2017.
  6.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https://www.aamft.org/iMIS15/AAMFT/Content/Consumer_Updates/Oppositional_Defiant_Disorder.aspx. Accessed Nov. 28, 2017.
  7. Dulcan MK, ed.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and conduct disorder. In: Dulcan's Textbook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nd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6. http://psychiatryonline.org. Accessed Nov. 28, 2017.
  8. Sawchuk CN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Jan. 2, 2018.

相关

Associated Procedures

对立违抗性障碍(O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