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灼口综合征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口腔内无明显原因的持续或反复灼热感。您可能会感到舌头、牙龈、嘴唇、脸颊内侧、上颚或整个口腔的大部分地方有灼热感。灼热感可能很严重,如同被热饮烫伤口腔。

灼口综合征往往会突然开始,不过也可能逐渐缓慢发展,确切病因通常不明。虽然这会导致治疗更具挑战性,但与医护团队密切合作有助于减轻症状。

症状

灼口综合征的症状可能包括:

  • 烧灼感或烫伤感,最常影响舌头,但也可能影响到嘴唇、牙龈、上颚、咽喉或整个口腔。
  • 口腔干燥伴口渴加重的感觉。
  • 口腔中的味觉发生变化,例如有苦味或金属味。
  • 味觉丧失。
  • 口中麻刺感、刺痛感或麻木感。

灼口综合征引起的不适可能有几种不同模式。可能包括:

  • 每天都会出现不适,醒来时几乎没有不适感,但随着一天时间推移会恶化。
  • 醒来时就开始不适,并持续一整天。
  • 时有时无。

无论是哪种模式的不适感,灼口综合征都有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极少数情况下,症状可能会突然自行消失或发生的频率降低。有时在进食或饮水时,这种灼热感可能会得到短暂的缓解。

灼口综合征通常不会导致舌头或口腔造成任何可见的物理变化。

何时应就医

如果您的舌头、嘴唇、牙龈或口腔其他区域出现不适、灼热感或疼痛,请去看医生或牙医。医生们可能需要相互合作来帮助确定病因,并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

病因

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可能为原发性,也可能为继发性。

原发性灼口综合征

如果病症找不到原因,则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灼口综合征。一些研究表明,原发性灼口综合征与味觉和痛觉神经问题有关。

继发性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有时是由基础病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它被称为继发性灼口综合征。

可能与继发性灼口综合征相关的基础病包括:

  • 口干症,可能由某些药物、健康问题、唾液腺问题或癌症治疗的副作用引起。
  • 其他口腔疾病,例如口腔真菌感染(鹅口疮),一种称为口腔扁平苔藓的炎性疾病,或者一种称为地图舌的疾病(舌头看起来像地图)。
  • 营养缺乏,例如缺乏铁、锌、叶酸(维生素 B-9)、硫胺素(维生素 B-1)、核黄素(维生素 B-2)、吡哆醇(维生素 B-6)和钴胺素(维生素 B-12)。
  • 过敏或反应,对食物、食品香料、其他食品添加剂、香料、染料、牙科物质或口腔护理产品的过敏或反应。
  • 胃酸反流,胃酸从胃部进入您的口腔,也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
  • 某些药物,尤其是高血压药。
  • 口腔习惯,如用舌抵牙、咬舌尖和磨牙或咬紧牙齿等。
  • 内分泌失调,例如糖尿病或甲状腺活力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口腔受到过度刺激,可能因过多或过于用力地刷舌头、使用研磨性牙膏、过度使用漱口水或摄入太多酸性食物或饮料造成。不合适的假牙可能造成刺激,使症状加重。
  • 心理问题,例如焦虑症、抑郁症或压力。

风险因素

灼口综合征并不常见。但如果您属于以下情况,患病的风险会更大:

  • 女性。
  • 处于围绝经期或已绝经。
  • 超过 50 岁。
  • 吸烟。

灼口综合征通常会突然发作,病因不明。但是,某些因素可能会增加发生灼口综合征的风险,包括:

  • 近期疾病。
  • 一些长期医疗状况,如纤维肌痛、帕金森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病变。
  • 既往牙科治疗。
  • 食物过敏反应。
  • 某些药物。
  • 生活中的创伤性事件。
  • 压力。
  • 焦虑。
  • 抑郁。

并发症

灼口综合征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主要与不适有关,例如入睡困难或进食困难。涉及大量不适的长期病例还可能导致焦虑或抑郁。

预防

目前还没有预防灼口综合征的方法。但是您可以通过不吸烟、少吃酸性或辛辣食物、不喝碳酸饮料以及使用压力管理方法来减轻不适。这些措施还可能有助于防止您感觉更糟。

April 21, 2023
  1. AskMayoExpert.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dult). Mayo Clinic; 2021.
  2. Burning mouth syndrom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 https://www.nidcr.nih.gov/health-info/burning-mouth. Accessed Nov. 7, 2022.
  3. Burning mouth syndrome.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dental-disorders/lip-and-tongue-disorders/burning-mouth-syndrome. Accessed Nov. 7, 2022.
  4. Teruel A, et al.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 review of et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General Dentistry. 2019;67:24.
  5. Klein B, et al. Burning mouth syndrome. Dermatologic Clinics. 2020; doi:10.1016/j.det.2020.05.008.
  6. Reyad AA, et al. Pharmacological and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Dental and Medical Problems. 2020; doi:10.17219/dmp/120991.
  7. Orliaguet M, et al. Neuropathic and psychogenic components of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Biomolecules. 2021; doi:10.3390/biom11081237.
  8.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merican Academy of Oral Medicine. https://www.aaom.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1:burning-mouth-syndrome&catid=22:patient-condition-information&Itemid=120. Accessed Nov. 7, 2022.
  9. Nosratzehi T.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 review of therapeutic approach. Journal of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2022; doi:10.1515/jcim-2021-0434.
  10. Davis DMR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Nov. 11, 2022.

相关

Mayo Clinic 新闻

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