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耳管是可通过外科手术植入耳膜的细小中空圆柱形管。这个开口能使中耳排出异物,使空气进入中耳,并防止耳膜后面的液体积聚。耳管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耳管也可称为鼓膜造口管、通气管、鼓膜切开管或压力平衡管。

医生通常会建议耳膜后有持续积液的儿童使用耳管,尤其是如果这种状况导致听力减退或影响语言发育时。如果孩子经常发生耳部感染,医生也可能会建议使用耳管。

大多数耳管会在 4 到 18 个月内脱落,孔洞会自行愈合。一些耳管则需要进行移除,一些孔洞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缝合。

目的

耳管用于治疗和预防中耳积液。

中耳

中耳是鼓膜后面的空间,里面有三根微小的振动骨。中耳的开口通向将中耳连接至喉咙后部的管道(咽鼓管)。该管道执行三项任务:

  • 平衡中耳内的气压
  • 允许新鲜空气进入中耳
  • 允许液体从中耳排入咽喉

在幼儿中,咽鼓管短而软,且大多是水平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咽鼓管出现功能障碍或堵塞。

中耳问题

可用耳管治疗的医疗状况通常有两个相关特征:

  • 发炎(中耳炎)
  • 体液蓄积(积液)

以下状况适合采用耳管治疗:

  • 中耳感染(急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导致中耳发炎和积液。可使用耳管预防新发感染。如果孩子在六个月内感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或在一年里感染四次或四次以上,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上述治疗。
  • 分泌性中耳炎是无感染体征或症状的液体积聚。这可能是由感染后持续积液、咽鼓管问题或其他阻碍引流的医疗状况造成的。这些积液会导致听力减退和平衡问题。如果因听力问题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其他学习延迟、学习成绩不佳或行为问题,则耳管尤其重要。
  • 慢性中耳感染是一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细菌感染。可以插入耳管来进行耳内引流,并将抗生素直接滴入中耳。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的持续性发炎,导致耳膜撕裂,耳内持续流脓。此病症可由感染、咽鼓管堵塞或耳部受伤引起。耳管可以在手术修复耳膜后用于引流,并直接进行滴耳治疗。

风险

耳朵置管手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医疗程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低。可能的风险包括:

  • 出血和感染
  • 持续性液体排出
  • 耳管可能会被血液、黏液或其他分泌物堵塞
  • 耳膜削弱或瘢痕形成
  • 耳管过早脱落或停留时间过长
  • 耳膜在耳管脱落或移除后无法闭合

麻醉

耳朵置管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尽管对于其他方面健康的儿童来说,麻醉的风险非常低,但也可能出现问题,包括:

  • 术后恶心或呕吐
  • 呼吸困难
  • 过敏反应
  • 心律不齐

如何进行准备

您会收到医院关于如何为孩子准备接受耳朵置管手术的指示。

需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

  • 孩子定期服用的所有药物
  • 孩子是否有麻醉不良反应的个人史或家族史
  • 已知对药物(如抗生素)的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要向医生或医院工作人员咨询的问题

  • 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时候开始禁食?
  • 孩子术前可以吃什么药?
  • 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到医院?
  • 我们要在哪里办理住院手续?
  • 预计恢复时间是多久?
  • 如何使用麻醉剂(戴面罩、注射或静脉输注)?

帮助孩子做好手术准备的小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 手术前几天开始讨论医院探视。
  • 向孩子说明该手术会让他们的耳朵感觉更好或更容易听到声音。
  • 向孩子说明在手术过程中会用一种特殊药物帮他们入睡。
  • 让孩子挑选毯子或毛绒玩具等最喜欢的慰藉玩具带到医院以作安慰。
  • 向孩子说明您在手术过程中也会待在手术室。

可能出现的情况

术前

耳朵插管手术由专门治疗耳、鼻和喉疾病的外科医生进行。

麻醉

外科医生通常在患者全身麻醉状态下执行手术,因此孩子在手术过程中会失去意识。

手术团队为您孩子的身体接上几台监护仪,以确保整个手术过程中心率、血压和血氧保持在安全水平。这些监护仪包括绕在孩子手臂上的血压袖带以及附于其胸部的心脏监护仪导线。

术中

该手术通常需要约 15 分钟。外科医生会:

  • 用小手术刀或激光在鼓膜上切一个小口(鼓膜切开术)
  • 从中耳中吸出液体
  • 将导管插入鼓膜的小口中

术后

手术后孩子将被转移至恢复室,医护团队将在那里观察是否出现因手术和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如果没有任何并发症,孩子可以在几小时内回家。

孩子在这一天剩余的时间里可能会感到困倦和烦躁,还可能因麻醉而感到恶心。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在手术后 24 小时内可以恢复正常活动。

随访护理

您孩子的医生会在放置耳管后为您提供有关随访护理的建议。如果没有并发症,则标准护理包括:

  • 随访约诊将安排在手术后的二至四周内。在那时,您孩子的耳鼻喉科专家(耳鼻喉科医生)将检查耳管的位置是否适当和功能是否正常。与耳鼻喉科医生或您孩子的主治医生的其他随访约诊将安排为每四到六个月一次。
  • 医生可能会给孩子开抗生素滴耳剂,以预防术后感染。即使没有溢液或其他感染体征,也要遵医嘱使用所有药物。
  • 如果孩子在手术前出现听力减退,医生还将指示进行听力测试(听力图),以评估当前的听力状况。
  • 除非医生建议,否则孩子在游泳或浸浴时可能不需要戴耳塞。

何时与医生联系

除了定期安排的随访约诊以外去看而向您孩子的耳鼻喉科专家就诊的原因包括:

  • 从耳中流出黄色、棕色或带血的溢液,并持续一周以上
  • 持续的疼痛、听力问题或平衡问题

结果

耳管有助于恢复耳朵的通气和引流。耳管放置通常具有以下效果:

  • 降低耳部感染的风险
  • 恢复或改善听力
  • 改善语言能力
  • 改善与频繁或持续性耳部感染有关的行为和睡眠问题

即使使用耳管,孩子也可能偶尔出现耳部感染。

通常,耳管会在鼓膜中停留 4 至 18 个月,然后自行脱落。有时,耳管不会脱落,需要通过手术取出。在某些情况下,耳管脱落过早,以至于需要在鼓膜中插入另一根耳管。

临床试验

探索 Mayo Clinic 的研究 测试新的治疗、干预与检查方法,旨在预防、检测、治疗或控制这种疾病。

June 22, 2021
  1. Ear tubes.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https://www.enthealth.org/be_ent_smart/ear-tubes/. Accessed Feb. 22, 2021.
  2. Isaacson GC. Overview of tympanostomy tube placement, postoperative care, and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Feb. 22, 2021.
  3. Flint PW, et al., eds. Acute otitis media and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ummings Otolaryngology: Head & Neck Surgery. 7th ed. Elsevier; 2021.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Feb. 22, 2021.
  4. AskMayoExpert. Tympanostomy/pressure equalization (PE) tubes (child). Mayo Clinic; 2020.
  5. Otitis media (Chronic suppurative).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ear,-nose,-and-throat-disorders/middle-ear-and-tympanic-membrane-disorders/otitis-media-chronic-suppurative#. Accessed Feb. 25, 2021.
  6. Black SA, et al. General anesthesia in neonates and children: Agents and technique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Feb. 23, 2021.
  7. Gropper MA. Pediatric anesthesia. In: Miller's Anesthesia. 9th ed. Elsevier; 2020.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Feb. 23, 2021.
  8. Preparing for surgery: Kids' checklist.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https://www.asahq.org/madeforthismoment/preparing-for-surgery/prep/preparing-for-surgery-kids-checklist/. Accessed Feb. 22, 2021.
  9. Anesthesia and your child: The day of the procedur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https://patiented.solutions.aap.org/handout.aspx?gbosid=190838. Accessed Feb. 24, 2021.

相关

Mayo Clinic 新闻

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