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如果一氧化碳在血液中积聚,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太高,身体红细胞中的氧气就会被一氧化碳取代。这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燃烧汽油、木材、丙烷、木炭或其他燃料时产生。通风不良的设备和发动机(特别是当它们位于密封严实或封闭的空间内时)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积聚到危险水平。

如果您认为自己或与您在一起的人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请呼吸新鲜空气并寻求紧急医疗服务。

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

  • 隐隐头痛
  • 虚弱无力
  • 头晕
  • 恶心或呕吐
  • 气短
  • 意识混乱
  • 视力模糊
  • 意识丧失

一氧化碳中毒对睡眠或醉酒的人来说尤其危险。人们可能会遭受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在任何人意识到问题存在之前就已经死亡。

何时就诊

一氧化碳中毒的警告信号可能难以察觉。但这是危及生命的紧急医疗情况。如果您认为自己或与您在一起的人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请呼吸新鲜空气并寻求紧急医疗服务。

病因

一氧化碳中毒由吸入燃烧烟雾引起。当呼吸的空气中含有过多的一氧化碳时,您的身体内的一氧化碳会代替红细胞中的氧气。这会阻止氧气到达您的组织和器官。

各种燃料燃烧装置和发动机可产生一氧化碳。这些来源产生的一氧化碳的量通常不会让人担心。但如果在密闭或部分密闭空间使用这些装置和发动机,例如在室内用木炭烧烤架烹饪,一氧化碳可能积聚到危险水平。

火灾时吸入烟尘也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风险因素

接触一氧化碳可能对以下人员尤其危险:

  • 未出生的胎儿。胎儿血细胞比成人血细胞更容易吸收一氧化碳。这使得未出生的胎儿更容易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受到伤害。
  • 儿童。幼儿呼吸频率比成年人更高,这可能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中毒。
  • 老年人。经历过一氧化碳中毒的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脑损伤。
  • 慢性心脏病患者。有贫血和呼吸问题史的人也更容易因接触一氧化碳而生病。
  • 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失去意识的人。失去意识表明接触程度更严重。

并发症

根据接触的程度和时间长短,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导致:

  • 永久性脑损伤
  • 心脏损伤,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心脏并发症
  • 胎儿死亡或流产
  • 死亡

预防

简单的预防措施可能有助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 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在您家中每个睡眠区域附近的走廊中放置一个探测器。每次检查烟雾探测器时都要检查电池,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如果警报响起,请离开房屋并致电 911 或消防部门。一氧化碳探测器也可用于房车和船只。
  • 启动车辆前请先打开车库门。切勿将启动状态的汽车停放在车库中。如果您有连体车库,请特别小心。即使在车库门打开的情况下,将处于启动状态的汽车停放在与房屋其他部分相连的连体车库中也不安全。
  • 请按照建议的方式使用燃气用具。切勿使用煤气炉或烤箱来给房屋供暖。只可在户外使用便携式野营燃气灶。使用燃料燃烧空间加热器时,必须有人醒着且持续盯着加热器,并且门窗处于打开状态以提供新鲜空气。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中运行发电机,例如地下室或车库。
  • 确保燃料燃烧设备和发动机周围通风良好。其中包括:

    • 空间加热器
    • 炉子
    • 木炭烤架
    • 炉灶
    • 热水器
    • 壁炉
    • 便携式发电机
    • 燃木壁炉
    • 汽车和卡车发动机

    就所有燃气设备(包括炉子)的年度检查咨询公用事业公司。

  • 如果您有壁炉,请妥善维修。每年清洁壁炉烟囱和烟道。
  • 在改建期间,请保持通风口和烟囱畅通。检查通风口和烟囱是否被油布或杂物遮盖。
  • 在返回事故现场之前,请先进行维修。如果您家中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那么在再次入住之前,找到并修复一氧化碳的来源至关重要。当地消防部门或公用事业公司或许能提供帮助。
  • 在封闭区域内使用溶剂时,请务必小心。二氯甲烷是油漆和除漆剂中常见的溶剂,吸入后会分解(代谢)为一氧化碳。暴露在二氯甲烷中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在家使用溶剂时,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仔细阅读说明,并遵循标签上的安全注意事项。

July 02, 2022
  1.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co/faqs.htm. Accessed Feb. 17, 2018.
  2.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 Prevention guidanc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co/guidelines.htm. Accessed Feb. 17, 2018.
  3. Ferri F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18.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2018.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Feb. 17, 2018.
  4. AskMayoExpert.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Rochester, Minn.: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7.
  5. Clardy PF, et al.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Feb. 17, 2018.
  6. Toups GN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March 6, 2018.
  7. Toxic substances portal — Methylene chloride. 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https://www.atsdr.cdc.gov/mmg/mmg.asp?id=230&tid=42. Accessed March 17, 2018.
  8. Palmer J, et al.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nd pregnancy: Crit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 2015;41:479.
  9.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using paint strippers. 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https://www.cpsc.gov/ko/content/what-you-should-know-about-using-paint-strippers. Accessed March 17, 2018.

相关

Associated Procedures

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