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口吃是一种扰乱正常言语流畅性的言语状况。流畅性是指说话时的流利度和节奏感。如果患有口吃,会经常出现不能正常流畅说话的情况,给说话者带来很多困扰。口吃也称为结巴或儿童期发病的言语流畅性障碍。

口吃者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却很难说出来。例如,他们可能会重复或拉长某些字词、某些音节或某些辅音或元音的发音。他们也可能会因为碰到难以说出口的字词或发音而在说话时发生停顿。

口吃是幼童在学习说话过程中很常见的正常现象。如果幼童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还未发展健全,无法充分表达出他们想说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口吃。大多数儿童的发育性口吃会随年龄增长而自愈。

但有时口吃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状况,会一直持续到成年。这种类型的口吃会影响自尊和与他人的沟通。

患有口吃的儿童和成人或许能得益于言语治疗、使用提高言语流畅性的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健康治疗。

症状

口吃症状可能包括:

  • 难以说出一个词语、短语或句子的开头。
  • 拉长某个词语或某个词的单个发音。
  • 重复某个发音、音节或词语。
  • 遇到某些音节或词语时短暂沉默,或者说出某个词语之前或中间停顿。
  • 如果预计难以说出下一个词语,可能会加入额外的词语,例如“嗯”。
  • 说话时,面部或上身过度紧张和紧绷或动作过多。
  • 对谈话感到焦虑。
  • 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口吃可能伴有以下动作:

  • 快速眨眼。
  • 嘴唇或下颚颤抖。
  • 异常的面部动作,有时称为面部抽动。
  • 头部抖动。
  • 握紧拳头。

在兴奋、疲倦或应激状态下,或者感到难为情、仓促或有压力时,口吃可能会加重。对于口吃者而言,面对人群演讲或打电话交流等场合可能尤其困难。

不过,在自言自语时或者与其他人一起唱歌或朗诵时,大多数口吃者可以正常说话而不结巴。

何时在医生或约诊语言病理学家处就诊

2 到 5 岁的儿童经常会有口吃的情况。对大多数儿童而言,这是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会经历的问题,并且会自行改善。但是持续存在的口吃可能需要治疗,以提高言语流畅性。

请联系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以便安排转诊给言语和语言障碍专家(言语-语言病理科医生)。您也可以直接联系言语-语言病理科医生进行约诊。如果口吃符合以下情况,请寻求帮助:

  • 持续 6 个月以上。
  • 伴有其他言语或语言问题。
  • 随着儿童的成长变得更频繁或持续存在。
  • 伴有肌肉紧绷或明显的说话困难。
  • 影响在学校、工作或社交场合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 引发焦虑或情绪问题,例如对需要说话的场合感到恐惧或逃避。
  • 成人时开始出现。

病因

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发育性口吃的根本原因,其中可能涉及多种因素。

发育性口吃

儿童在学说话时出现的口吃称为发育性口吃。发育性口吃的可能原因包括:

  • 言语运动控制问题。一些证据表明,病因可能涉及到言语运动控制(例如时序、感受和运动协调)问题。
  • 遗传因素。口吃往往在家族中遗传。口吃似乎可能由父母遗传给子女的基因发生改变引起。

其他原因引起的口吃

除了发育性口吃之外,其他原因也可能会影响言语流畅性。

  • 神经源性口吃。卒中、创伤性脑损伤或其他脑部疾病都可能导致说话迟缓、停顿或重复。
  • 情绪困扰。出现情绪困扰时,言语流畅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通常不口吃的人在紧张或感到压力时也可能会出现表达不流畅的情况。这些情况也可能导致口吃的人在说话时出现更严重的流畅性问题。
  • 心因性口吃。遭受情绪创伤后出现的言语困难并不常见,并且与发育性口吃不同。

风险因素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口吃。增加口吃风险的因素包括:

  • 患有儿童发育状况。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或发育延迟等发育障碍的儿童出现口吃的可能性更高。有其他言语问题的儿童也是如此。
  • 亲属中有口吃者。口吃往往在家族中遗传。
  • 压力。家庭压力和其他类型的应激或压力可能会加重已有口吃。

并发症

口吃会导致:

  • 和他人的沟通问题。
  • 不愿说话或避开说话场合。
  • 无法参与社交、学校或工作活动,以及失去取得成功的机会。
  • 受欺凌或被取笑。
  • 低自尊。

May 24, 2024
  1. Stuttering.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https://www.asha.org/public/speech/disorders/stuttering/. Accessed Feb. 2, 2024.
  2. Fluency disorders.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https://www.asha.org/practice-portal/clinical-topics/fluency-disorders/. Accessed Feb. 2, 2024.
  3. Childhood-onset fluency disorder (stuttering). 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TR. 5th ed.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https://dsm.psychiatryonline.org. Accessed Feb. 2, 2024.
  4. Stuttering. National Institute on Deafnes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https://www.nidcd.nih.gov/health/stuttering. Accessed Feb. 2, 2024.
  5. Sander RW, et al. Stuttering: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a common disability.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19;100:556.
  6. Laiho A, et al. Stuttering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s part of the clinical guidelin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2022; doi:10.1016/j.jcomdis.2022.106242.
  7. 6 tips for speaking with someone who stutters. The Stuttering Foundation. https://www.stutteringhelp.org/6-tips-speaking-someone-who-stutters-0. Accessed Feb. 2, 2024.
  8. 7 tips for talking with your child. The Stuttering Foundation. https://www.stutteringhelp.org/7-tips-talking-your-child-0. Accessed Feb. 2, 2024.
  9. Clark HM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Feb. 11, 2024.

相关

相关医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