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乳溢症是一种与正常哺乳时分泌母乳无关的出现乳白色乳头溢液的现象。乳溢症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它可能是其他医疗状况的一个体征。它通常发生于女性,包括从未生育过或已绝经的女性。但乳溢症也可能发生于男性和婴儿。

过度刺激乳房、药物副作用或垂体医疗状况均可能促发乳溢症。通常,乳溢症是由催乳素(刺激乳汁分泌的激素)水平升高所致。

有时,也无法确定乳溢症的原因。这种状况可能会自行消退。

症状

与乳溢症有关的症状包括:

  • 乳白色乳头溢液,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时有时无。
  • 涉及多条乳管的乳头溢液。
  • 自发性溢液或挤压后乳头溢液。
  • 单侧或双侧乳房乳头溢液。
  • 月经缺失或不规律。
  • 头痛或视力问题。

何时就诊

如果您的一侧或双侧乳房持续出现自发性乳白色乳头溢液,但您并未怀孕也未在母乳喂养,请与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约诊。

如果乳房刺激(例如在性活动过程中过度捏乳头)触发多条管道产生乳头溢液,那您不用太担心。溢液不一定提示存在严重状况。这种溢液通常会自行消退。如果您持续渗出溢液,请与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约诊进行检查。

如果是非乳白色乳头溢液,特别是只有一条管道自发渗出带血、黄色或透明溢液,或者溢液与您触摸到的肿块有关,则需要立刻就医。这可能是潜在乳腺癌的体征。

病因

乳溢症通常是由体内催乳素水平过高所致。催乳素是分娩后刺激乳汁分泌的激素。催乳素由垂体产生;垂体是大脑底部一个豆状的小腺体,负责分泌和调节多种激素。

乳溢症的可能原因包括:

  • 药物,例如某些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降压药等。
  • 阿片类药物使用。
  • 草本补充剂,例如小茴香、八角或胡芦巴籽等。
  • 避孕药。
  • 一种名为催乳素瘤的非癌性垂体瘤或其他垂体状况。
  • 甲状腺机能低下(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慢性肾病。
  • 过度刺激乳房,可能与性活动、频繁乳房自检刺激乳头或长期衣服摩擦有关。
  • 胸部手术、烧伤或其他胸部外伤引起的胸壁神经损伤。
  • 脊髓手术、外伤或肿瘤。
  • 压力。

特发性乳溢症

有时,医疗护理专业人员无法查明乳溢症的病因。这种乳溢症称为特发性乳溢症,可能意味着乳腺组织对血液中产生乳汁的激素即催乳素特别敏感。如果您对催乳素的敏感性较高,即使正常的催乳素水平也会导致乳溢症。

男性乳溢症

男性乳溢症可能与睾酮缺乏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有关,通常伴有胸部增大或压痛(男性乳腺发育症)。勃起功能障碍和缺乏性欲也与睾酮缺乏症有关。

新生儿的乳溢症

乳溢症有时发生在新生儿中。孕妇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穿过胎盘进入婴儿的血液。这可能导致婴儿的乳房组织增大,而这可能与乳头溢液有关。这种乳白色分泌物是暂时性的,会自行消退。如果持续渗出溢液,应由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对新生儿进行评估。

风险因素

任何可引发催乳素激素释放的因素都会增加乳溢症的风险。风险因素包括:

  • 某些药物、违禁药及草本补充剂。
  • 累及垂体的疾病,例如非癌性垂体瘤。
  • 某些医学状况,如慢性肾脏疾病、脊髓损伤、胸壁损伤和甲状腺机能低下。
  • 经常触摸和摩擦乳房。
  • 压力。

May 24, 2024
  1. Ferri FF. Galactorrhea.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19.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2019.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Oct. 23, 2018.
  2. Golshan M, et al. Nipple discharg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Oct. 23, 2018.
  3. Galactorrhea.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endocrine-and-metabolic-disorders/pituitary-disorders/galactorrhea. Accessed Oct. 23, 2018.
  4. Ming L, et al. Hyperprolactinemia. In: Conn's Current Therapy 2018.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2018.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Oct. 23, 2018.
  5. AskMayoExpert. Nipple discharge. Rochester, Minn.: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8.
  6. AskMayoExpert. Prolactinoma. Rochester, Minn.: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8.
  7. Pruthi S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Oct. 30,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