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哮喘是一种导致气道狭窄、肿胀而且可能产生额外黏液的病症。这可能造成呼吸困难,并触发咳嗽、气短以及在呼气时发出哨声(哮鸣)。

哮喘对有些人只是小烦恼。对另一些人则可能是个大问题,不仅干扰日常活动,而且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哮喘发作。

哮喘尚无治愈方法,但其症状可以控制。由于哮喘经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您必须和医生合作,跟踪您的症状和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法。

症状

哮喘症状因人而异。您可能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仅在某些时候(例如运动时)出现哮喘症状,也可能一直有哮喘症状。

哮喘的体征和症状包括:

  • 气短
  • 胸闷或胸痛
  • 呼气时哮鸣,这是儿童哮喘的常见体征
  • 由于气短、咳嗽或哮鸣导致睡眠困难
  • 由于呼吸道病毒(如感冒或流感)而加重的咳嗽或哮鸣发作

哮喘恶化体征包括:

  • 更加频繁和令人烦恼的哮喘体征和症状
  • 呼吸困难情况加重,这可通过一种用于检查肺部工作状况的装置(最大呼气流量计)测出
  • 需要更频繁地使用快速缓解吸入器

对于某些人来说,哮喘的体征和症状会在某些情况下突然发作:

  • 运动性哮喘,在空气寒冷干燥时可能会更严重
  • 由工作场所刺激物(如化学烟雾、气体或灰尘)触发的职业性哮喘
  • 过敏性哮喘,由花粉、霉菌孢子、蟑螂废物或宠物(宠物毛屑)脱落的皮肤颗粒和干唾液等空气传播物质引发

何时就诊

寻求紧急治疗

严重的哮喘发作可能危及生命。当体征和症状恶化,以及需要紧急治疗时,与医生一起确定该怎么做。哮喘急症的体征包括:

  • 气短或哮鸣快速加重
  • 使用速效吸入剂后仍无改善
  • 进行最低限度的身体活动时出现气短

联系医生

在下列情况下,请就医:

  • 如果您认为自己患有哮喘。如果您出现持续数天以上的频繁咳嗽或哮鸣,或任何其他哮喘体征或症状,请就医。及早治疗哮喘可以预防长期肺损伤,并有助于防止病情随时间恶化。
  • 诊断后监测哮喘。如果知道自己患有哮喘,请与医生合作,以控制哮喘。良好的长期控制有助于您感觉一天比一天好,并预防危及生命的哮喘发作。
  • 如果哮喘症状加重。如果药物不能缓解症状或您需要更频繁地使用速效吸入剂,请立即联系医生。

    在事先未咨询医生的情况下,请勿超处方量服用药物。过度使用哮喘药物可引起副作用,并可能使哮喘恶化。

  • 检查治疗方法。哮喘常随时间而变化。定期就诊,讨论症状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调整。

病因

目前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哮喘而其他人不会,但这可能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哮喘诱因

接触各种刺激物和诱发过敏的物质(过敏原)可能诱发哮喘体征和症状。哮喘诱因在人与人之间不同,包括:

  • 气传变应原,例如花粉、尘螨、霉菌孢子、宠物皮屑或蟑螂粪便颗粒
  • 呼吸道感染,例如普通感冒
  • 身体活动
  • 冷空气
  • 空气污染物和刺激物,例如烟雾
  • 某些药物,包括 β 阻滞剂、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布洛芬(Advil、Motrin IB 等)和萘普生钠 (Aleve)
  • 强烈的情绪变化和压力
  • 添加了亚硝酸盐和防腐剂的食品和饮料,包括虾、干果、加工的土豆制品、啤酒和葡萄酒
  •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一种胃酸反流至咽喉的疾病

风险因素

很多因素都可能增加您患哮喘的几率。其中包括:

  • 血亲(例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哮喘
  • 患有其他过敏性病症,例如引起皮肤发红瘙痒的特应性皮炎或引起鼻漏、鼻塞和眼睛发痒的花粉症
  • 超重
  • 吸烟
  • 接触二手烟
  • 接触废气或其他类型的污染物
  • 接触职业诱因,例如农业、美发行业和制造业中使用的化学物质

并发症

哮喘并发症包括:

  • 干扰睡眠、工作和其他活动的症状和体征;
  • 哮喘发作期间请病假,无法工作或上学;
  • 承担空气进出肺部功能的气管(支气管)永久性狭窄,会影响您的呼吸能力;
  • 因为严重哮喘发作而看急诊和住院治疗;
  • 因长期服用用于稳定严重哮喘药物而出现副作用。

治疗是否正确对于预防哮喘引起的短期和长期并发症有很大影响。

预防

虽然无法预防哮喘,但您和您的医生可以设计一套循序渐进的计划,以在生活中应对您的病情并预防哮喘发作。

  • 遵循您的哮喘行动计划。与您的医生和医疗保健团队携手制定用药和控制哮喘发作的详细计划。然后,请务必遵循您的计划。

    哮喘是一种持续性疾病,需要定期监测和治疗。掌控自己的治疗方法可以让您感觉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 接种流行性感冒和肺炎疫苗。坚持接种疫苗可预防流感和肺炎引发哮喘急性发作。
  • 确定和避免哮喘诱因。从花粉和霉菌到冷空气和空气污染等一系列户外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均可引发哮喘发作。找出导致或加剧哮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这些诱因。
  • 监测您的呼吸情况。您可能会学会如何识别即将发作的警告信号,例如轻微咳嗽、哮鸣或气短。

    但由于在您发现任何体征或症状之前,您的肺功能可能已经下降,因此请使用家用最大呼气流量计定期测量并记录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流量计可以测量您的呼吸强度。医生可以告知您在家中如何监测最大呼气流量。

  • 尽早识别和处理发作。如果您行动迅速,则经历严重发作的可能性较小。您也不需要服用同样多药物来控制症状。

    当最大呼气流量测量值降低并警告您即将发作时,请按照指示服药。此外,请立即停止任何可能诱发发作的活动。如果症状没有改善,请按照您的行动计划中的说明获得医疗帮助。

  • 按照处方用药。即使您的哮喘似乎有所改善,在未事先咨询医生的情况下,也请勿更换用药。每次预约就诊时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医生可以确保您正确服用药物并按照正确剂量服用。
  • 注意增加使用速效吸入剂。如果您发现自己依赖于速效吸入剂(如沙丁胺醇),则您的哮喘可能已不受控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在 Mayo Clinic 治疗

March 05, 2022
  1. Weinberger SE, et al. Asthma. In: Principles of Pulmonary Medicine. 7th ed. Elsevier; 2019.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March 30, 2020.
  2. Asthma.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topics/asthma. Accessed March 25, 2020.
  3. AskMayoExpert. Asthma (adult). Mayo Clinic; 2020.
  4.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19 updat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https://ginasthma.org/gina-reports/. Accessed March 27, 2020.
  5. Khurana S, et al. Systematic approach to asthma of varying severity. Clinics in Chest Medicine. 2019; doi:10.1016/j.ccm.2018.10.004.
  6. Ferri FF. Asthma.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0. Elsevier; 2020.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March 30, 2020.
  7. Wu TD, et al. Asthma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9; doi:10.1016/j.mcna.2018.12.004.
  8. Fanta CH. An overview of asthma management.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March 30, 2020.
  9. Santino TA, et al. Breathing exercises for adults with asthm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doi:10.1002/14651858.CD001277.pub4.
  10. Amaral-Machado L, et al. Use of natural products in asthma treatment.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20; doi:10.1155/2020/1021258.
  11. Montelukast. IBM Micromedex. https://www.micromedexsoluitions.com. Accessed April 6, 2020.
  12. Whyand T, et al. Pollu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Can diet or supplements help? A review. Respiratory Research. 2018; doi:10.1186/s12931-018-0785-0.
  13. O'Keefe JH, et al. Coffee for cardioprotection and longevity.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8; doi:10.1016/j.pcad.2018.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