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手部状况之一。它是由于手腕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压所致。腕管是手部掌侧被骨头和韧带围绕的狭窄通路。正中神经受压迫可能导致拇指和其余手指麻木感、刺痛感和无力等症状。

手腕解剖结构、健康状况和可能的反复手部运动都可能引起腕管综合征。

恰当的治疗通常会缓解刺痛感和麻木感,并恢复手部功能。

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通常逐渐开始,包括:

  • 刺痛感和麻木感。刺痛感和麻木感可能发生在手指或手部。通常影响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但小指不受影响。这些手指可能有类似触电的感觉。通常在手握方向盘、电话或报纸时出现这些症状,也可能让您从睡梦中醒来。

    这些感觉也可能顺着手腕向上游走到手臂。

    很多人试图用“抖”手的方法来缓解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麻木感可能持续存在。

  • 无力。腕管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手部无力和物体从手中掉落。这可能是麻木感或同样受正中神经控制的拇指捏肌无力造成的。

何时就诊

如果您有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并且您的日常活动和睡眠模式受到干扰,请前往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处就诊。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发生永久性神经和肌肉损伤。

病因

腕管综合征由正中神经受压引起。

正中神经由前臂经手腕中的一条通路(称为腕管)到达手部。正中神经负责拇指和除小指外所有其他手指掌侧的感觉。该神经还传递信号使拇指根部周围的肌肉运动。这种运动称为运动功能。

任何挤压或刺激腕管内正中神经的情况都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腕部骨折可使腕管变窄并刺激该神经。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导致的肿胀和发炎也可能引起此疾病。

很多时候,腕管综合征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其原因也可能不明。可能是由于风险因素的叠加而导致该状况的产生。

风险因素

多种因素与腕管综合征相关。尽管这些因素也许没有直接导致腕管综合征,但它们可能增大刺激或损伤正中神经的风险。其中包括:

  • 解剖学因素。腕骨骨折或脱位可导致腕管内的空间发生改变。导致腕部小骨骼发生改变的关节炎可影响腕管。这些改变可对正中神经造成压力。

    腕管较小者也可能更容易患腕管综合征。

  • 出生指定性别。腕管综合征通常在女性中更加常见。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的腕管部位相对小于男性。也可能是由于激素对腕管的肌腱内膜造成的影响所致。

    患有腕管综合征的女性可能也比未患该状况的女性有更小的腕管。

  • 损伤神经的状况。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会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包括损伤正中神经。
  • 发炎的状况。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和其他导致肿胀(称为发炎)的状况可影响腕部肌腱周围的内膜。这会给正中神经造成压力。
  • 药物。一些研究显示,腕管综合征与阿那曲唑(Arimidex)这种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之间存在关联。
  • 肥胖症。肥胖是腕管综合征的一个风险因素。
  • 体液变化。体液潴留会增大腕管内的压力,刺激正中神经。这在妊娠期和绝经期十分常见。妊娠期发生的腕管综合征一般会在妊娠结束后自行好转。
  • 其他医疗状况。甲状腺疾病、肾衰竭和淋巴水肿等状况可能增加患腕管综合征的概率。
  • 工作场所因素。工作时使用振动工具或从事需要反复弯曲腕部动作的装配线工作可能对正中神经造成压力。这类工作还可能加重已有的神经损伤。如果是在寒冷环境中工作,则对神经造成的压力可能更严重。

    但是,相关科学证据彼此矛盾,因此未将这些因素确定为引起腕管综合征的直接原因。

    几项研究评估了使用计算机和腕管综合征是否存在关联。一些证据表明,腕管综合征可能与使用鼠标相关,但与使用键盘可能无关。尚且没有充分、一致的优质证据支持过度使用计算机是腕管综合征的风险因素。但是,使用计算机可能导致另一种类型的手部疼痛。

预防

尚且没有经过验证能够预防腕管综合征的策略,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小手部和腕部的压力:

  • 减少用力,放松双手。如果您的工作要用到收银机或键盘,请轻轻地敲击按键。
  • 不时休息一下。定时轻轻地伸展和弯曲手部和腕部。尽可能地交替工作。如果您使用振动设备或要求您很用力的设备,这点尤其重要。哪怕每小时只休息几分钟,效果也很明显。
  • 注意姿势。使用键盘时,请勿将手腕向上或向下弯曲到最大幅度。最好采用放松的中间姿势,让手腕与地面平行。使您的键盘高度与手肘持平或略低于手肘。
  • 改善姿势。如果您调节自己身体的姿势来观看计算机屏幕,而不是根据正确姿势来调节屏幕高度和距离,就会导致错误姿势。错误姿势使肩膀前倾,缩短颈部和肩部肌肉,并压迫颈部神经。这可导致颈部疼痛,也可能影响手部和手臂。
  • 更换计算机鼠标。确保您的计算机鼠标用起来舒适且不会令手腕紧张。
  • 保持双手暖和。在寒冷的环境下作业时更有可能出现手部疼痛和僵硬。如果无法控制作业时的温度,请佩戴无指手套,为手部和腕部保暖。